本刊记者:李进科
宋太祖说:“不须多言,江南何有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当年就是宋太祖一句话就灭了满腹诗书的李煜王朝。这也许就是政治,同时这也是一种规则,一种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我们通常称之为“丛林法则”。这种法则大到国家政权之间,小到企业个人之间,可以说是无处不存在。
我们就拿LED行业来说事,在二十一世纪前十年,我国LED产业迅速发展,伴随着政府对LED这项节能事业的推动和支持,随之而来的就是盲目的招商引资和浮夸风式的投产,再加上外企的推波助澜,一时间LED行业在国内可谓是风起云涌。各个企业都想着做大做强,更为笑谈的是有好多地方称要建立全球最大的光电产业园,当然这些在“神马都是浮云”的年代里已不足为奇,只能当是产业界的笑资而已。
目前,我国在上游生产中低端芯片的企业已经超过90家;中低端封装企业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和珠三角,产能据世界前列;下游终端应用更是庞大,据统计就深圳封装和应用大大小小,良莠不齐的企业就达3000多家。我们就大胆的做个残酷的预测,在未来LED行业逐渐走向成熟的时候,这些个盲目投产,一哄而上的企业,在角逐市场上必将有一大批企业横尸沙场,大浪淘沙剩者为王,但也要懂得螳螂扑蝉黄雀在后的道理,一些国外企业定会隔岸观火,等时机成熟时他们会毫不犹豫的暴露他们的豺狼面目。所以说国内企业在角逐市场的时候必须要有忧患意识。
一,小心使得万年船,结盟也是智慧
经济学家钟朋荣的《“小狗经济”有优势》一文也很好地说明了,当你实力不足够和大家伙对抗的时候,采取结盟不失为明智、智慧之举。在文中他先举出了在非洲大草原上经常会出现的场景:几条小狼狗、一个负责骚扰,一个负责赶,一个负责扑,居然能吃掉一匹大斑马。然后他总结道:“三条小狗吃掉一匹大斑马的秘诀是分工明确,合作紧密。正因为大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决不动摇,才产生了分工的优势,产生了合作的能量。在经济工作中,许多经济活动也是采取这种分工协作的方式完成的。温州模式就是采用这种方式。
“温水煮青蛙”、“放长线钓大鱼”、“放水养鱼”等都是一些国外巨头企业的惯用的伎俩,他们先是任你发展,任你成长,等长大成熟了再把你吃掉。我们就说说微软 ,20世纪末开始到现在 微软一直放任中国市场上的盗版软件发展,导致中国自己的软件开发公司除了杀毒类其他根本没有生存力,中国的软件技术无法发展,因为中国人都用盗版,开发的正版没有销路,导致软件开发公司相继死亡。如今微软开始打击中国的盗版系统,比如几年前的番茄花园事件被看做一个打击盗版的里程碑。此后在中国推出两个重要更新——Windows正版增值计划通知和Office正版增值计划通知。如果用户不能通过验证,Office用户软件上将被永久添加视觉标记,Windows XP用户的桌面背景会每隔1小时就要被变成黑色。如此以至于中国的一些软件公司将无法生存。
LED市场也是风声水起。众多嗅觉活络的跨国巨子纷繁转战,大举抢滩LED市场,业界人士指出,全球LED和照明市场的巨子均将研发和市场重心转向LED照明市场,全球前十大LED巨子中的8家已在中国设立出产基地,就是为了紧紧节制LED照明产业的上游--LED芯片市场(光源市场),以改动照明大厂在中国传统照明市场份额难超1%的格式。如飞利浦从2006年收购冠杰,拓展其在中国的电子通信业务,2011年7月又收购奔腾电器,此次收购体现了飞利浦在中国打造另一个市场的承诺,飞利浦将凭借对中国市场的了解,拓展其在中国其他市场的机会。2007年4月2日,Cree宣布完成对华刚光电零件有限公司的收购,华刚光电(集团)有限公司控有Cree 约9%的股份,成为Cree单一最大股东。
这次战略合并涉及华刚集团旗下三大主要业务范畴,包括 LED 封装事业部 、模组事业部,以及显示器件事业部。通过此次收购,Cree拥有了从外延片、芯片到封装的完整产业链,改变以往只售芯片的单一营销模式。为Cree提供了个低成本制造平台,有助于补充Cree在LED芯片技术、知识产权以及营销方面的投资,是Cree进入半导体照明市场的战略性一步,同时Cree正积极推动与韩国显示器巨头LGDisplay在中国建造LED封装厂;欧司朗面对未来3年中国巨大的照明市场,也在佛山建立照明应用及封装子公司,在上海、武汉及深圳等地设立研发机构扩张其在中国的版图;美国照明大厂GE在重庆建立LED基地……
商场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国市场永远都是一块诱人的蛋糕,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也在世贸组织这张王牌的保护下谁都有可能杀进中国市场,吃掉国内企业,比如南孚电池,占据了国内大部分市场,当外国的电池企业想进入中国市场,赚中国人的钱,但是由于我们的消费者用习惯了南孚电池,所以外商的电池很难在国内抢到市场,外商的电池卖不出去。这时候,外商就会通过收购南孚来为自己的品牌扫除竞争对手,这样,不管是南孚电池还是外商自己的电池品牌,在中国销售所获得的利润,就全被外商得到,当然政府能得到税收,那么中国就没有了自己的电池品牌,然后外商就会慢慢的减少南孚的产量,让市场上大量出现自己的亲骨肉(指自己的电池) 然后南孚会慢慢从市场上消失......对于我国发展起来不久,但却步伐异常快的LED产业来说须得谨慎前行。不要把目光主要放在市场上,在核心技术的研发,产品质量的提高,企业品牌的推广上也得多下功夫。在抵御外企来袭不妨结盟抱团也是一种策略,在这方面台湾企业做的比较好,2006年9月28日晶元光电(我国台湾地区第一大LED芯片商)、元砷光电(我国台湾地区第二大LED芯片商)以及连勇光电宣布合并,晶电为存续公司。新晶电将藉由集团的优势,扩增产能,成为全球最大的红光LED厂,以及第四大的蓝光LED厂。
二,不为他人做嫁衣,争创自主品牌
制造业是一条产业链,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生产制造、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等环节。在整个全球分工产业链中,中国由于缺乏核心技术,缺乏自主品牌,缺乏自己的营销渠道和服务管理体系,常常是只能“为他人作嫁衣”。外商投资企业是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也是贸易顺差的主要受益者,它们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从事加工贸易,获得其中绝大部分利润。 郎咸平教授曾就我国制造业做过分析,我国一直是处在产业链的中下游环节,是最低端的环节,也是最不赚钱,最浪费劳动力和资源的环节。而然事实的确如此,LED产业也还是如此,我们主要集中在封装的低端环节,而真正的70%利润还是被外企赚取,因为他们掌握着核心技术,就在占20%的封装领域大部分的利润还是被一些外企以贴牌的方式赚取,诸如科瑞,日亚等著名外企。所以说我国虽是封装大国,但从中赚取的利润简直少的可怜。当然这与我们没有核心技术,没有独立的自主品牌有着很大的关系,除此之外就是外企以贴牌的方式攫取更大的利益。
据上海海关的一项调研表明,中国生产的惠普笔记本电脑出口到美国后,市场售价约为1000美元,其中美国公司在销售环节获利169.6美元,中国企业得到的加工费仅为30.3美元。 根据有关方面的统计,从服装到钢铁,再到今天的代工LED产品,中国每小时向全球输出价值1亿美元的“中国制造”。但这些产品大多数为贴牌生产,处于国际产业链中的最低端,中国只能赚取一点可怜的加工费。贴牌和代工生产的低端制造企业没有定价权,没有利润分配话语权。在全球LED照明市场逐渐开朗的情况下,国外照明巨头早就蠢蠢欲动,像欧司朗,飞利浦着两大巨头早在2000年就布局照明市场,在占有欧美市场的同时,他们肯定会凭借自己资本优势,市场优势,品牌优势等以收购、并购、兼并、贴牌等方式占领亚洲市场当然包括中国市场,现在在国内市场不是已经可以看到他们的产品了吗?更严重的是我们不掌握LED产业的核心技术,他们就是靠打专利官司也会吃掉国内很多企业。有人可能会说并购是好事,至少不会为没有核心技术而烦恼,亦或是可以轻松的迈过专利这场雷区,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中国汽车业的开放已经将近30年,但是我们很遗憾地看到,近30年的合作并没有换来核心技术,并购成为汽车企业痛定思痛后的险招,虽然近几年也有海外并购的案例,但是否成功,还有待于时间和市场的检验,更何况,汽车业的并购风险远远大于70%的通例。而在2011年我国中低档国产汽车1842万辆,增速0.8%创13年来最低,而库存记录高达400万辆,但在2011年进口104万辆,同比增长28%。这些都应该给我国兴起不久而又盲目发展的LED企业以启示。
我们的LED企业必须适应环境,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创立品牌,追求卓越,要有国际视野,不能把眼光只放在国内或者某一辖区的市场上。要更注重核心技术的研发和走品牌之路。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助理魏衍亮对《中国企业家》分析道:“国家创新战略确立了企业作为创新主体,这是一个进步,但与国外不同的是,中国申请专利和开发专利的大多是又穷又小的企业,垄断型国企没有动力去创新,而小企业申请专利的主要目的不是真的为了创新,而是为在低端恶劣的竞争中,给对手制造障碍。”我觉得这段分析非常到位,申请专利是好事,是为了保护自己,但是我们的小企业不能只把申请专利作为限制其他企业发展的武器,这样既裹住了自己的脚,又绊住了别人的腿。谁都发展不了,笔者不赞成这种闭门造车式的发展方式,这样的结果必将在国外企业来袭时走向灭亡。自主品牌的缺乏与中国知名跨国企业的缺失有很大关系。我国就没有一家LED企业可以在国际上有一席之地,对于许多企业而言,创立自主品牌,主动参与国际竞争,是一个充满艰辛的过程。我们不能只满足世界制造工厂、没有分工话语权的地位,要争取转变这种模式。我们应该从国际分工低端向中高端转变,从接受既定规则向更多地主动参与制定规则转变,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
三,官企产学研一体化,强化国内LED产业链
我们的政府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应该积极发布行业讯息,及时出台产业相关政策,正确引导企业发展,不能有误导企业,扰乱市场的政策出现,我们就拿中山古镇来说,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致使古镇灯饰业倒闭风潮的洗礼,但由于国内坚挺的低端消费市场,目前中山古镇依然是风风火火,营销势头不减当年。随着LED照明行业的风头正劲,当地政府雄心壮志的与国家半导体机构组织各种研讨会和联盟,希望借助半导体照明的“东风”打造出全球化的LED照明市场和企业集聚群。殊不知,目前在古镇企业流行的一句话叫“没有最好(质量),只有最低(价格)”.由于国家迟迟未能出台相关产品的统一标准以及严格的市场准入和监督制度,在貌似朝阳的LED行业还未起步时,就已经把这个产业搞得是乌烟瘴气、产品粗制滥造、性能极不稳定,在消费者心目中造成了极坏的印象,令那些想真正把产品做好,坚持技术、品质的企业生存举步维艰。中山古镇看似做到官企学研这种模式的结合,但结果却不尽人意。商务部研究院院长霍建国说:“政府需要在外贸政策导向上,向企业释放出更加明显的信号,通过信贷扶持、信息服务、技术支持和审批等方面引导企业向高端、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如果产业上游有更大的盈利空间,企业就会有动力向上游走,上游的投资限制比较多,自然就会有相反的效果。”我们政府在扶持的时候不能只把大把钱用来购买几台MOCVD,这种只追求规模和数量的作用是不大的。企业也不能只把拥有机器的多少当作骄傲的资本,在注重产能的时候更要注重产值。
我们不妨在LED产业发展过程中借鉴一下韩国的发展模式。韩国模式的特点是注重发挥比较优势,善于抓住产业转移机遇,在引进和吸收的过程中,通过实施大公司战略,保护本国市场,推进国产化。同时,政府成立专职机构进行管理、规划和指导产业发展,制定相关的产业和技术发展战略,并在政府协调下高效率进行。就 LED产业而言,产业发展模式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政府主导下的大企业扩张,韩国政府一直在政府主导下推行大企业战略,通过政府与银行联手为企业提供资金培育大的企业集团。最终大企业集团不仅成为生产经营的主体,对外贸易的中坚,而且是技术开发、引进外资、信息情报收集的核心力量,由于 LED产业属于技术和资金密集产业,前期研发投入巨大,投资风险高,一般小企业难以满足该产业上中游的资金需求,这种大企业战略对韩国LED产业的发展自然会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例如,韩国目前上中游的技术大多都是由三星公司研发成功的。(2)采取产业集聚加速发展,韩国现任政府在高科技产业方面,通过“培育全球竞争力的企业群”来强化产业竞争力,主要措施包括:(a)以支援潜力企业稳健成长取代支援创业,并强化企业之间的整合;(b)构建企业之间的协力系统,促进地区集聚度和特色;(c)支援核心技术开发,培育优秀人才,对优秀技术、人才进行国家层面的保护和奖励。 例如,在韩国2000年的光产业发展计划中,政府提出利用区域集聚效应、国家扶持以及建立全球合作网络三种方式引导产业发展,并由政府拨款近一亿美元进行产业基地建设。(3)以应用拉动市场,在高科技产业发展初期,韩国一般都是首先将国内市场作为“创新服务与产品”的试验场,对高科技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进入国际市场起到关键的推动力。韩国 LED产业能在短短的两、三年之內崛起,其内销市场的贡献度相当大,特别是韩国手机厂商对LED产业的带动作用功不可没。韩国是全球第三大手机生产国,其手机背光源的需求不仅带动了本国LED产业发展,同时也促成了台湾LED产业的兴旺。他们这种官企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不仅强化本国LED企业,更是有力的保护了本国市场。
我国LED产业发展现在给人一种乱象丛生的感觉,整个产业布局显现小而散,多而杂的一种局面。各个地方都在争建产业基地,光电产业园,稍微留意一下就会看到在我国就最近两年就有50多地要建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光电产业园。这看似是一种好的现象,实则是一种浮夸风式发展,我觉得这和政府没有一个统一合理的规划有很大关系,政府及学研机构应就产业发展全盘布局,合理规划,应该是先规划在发展,而不是先发展在治理;企业更要建立完整产业链,相互整合,优化资源。所以笔者认为韩国这种方式很值得我们去借鉴,建立一种官企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坚持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合作共赢的原则,以技术掌握能力,借市场带动需求,确定产业发展的科学布局,以达到优化产业格局,避免产业一种未老先衰的目的,更是保护我国的LED市场,从而增强我国LED企业与外企的竞争能力。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有人就这样说“中国的LED企业目前就像在荒芜的草地上争食吃的一群小绵羊,总以为草地够大,自己怎么干都能吃饱,但这种无序的竞争能持续多久呢?惨烈的相互搏杀后的结果就是中途夭折或是辛辛苦苦壮大后即被国际照明巨头以代工或收购的名义逐步吞噬。”所以中国的LED企业在角逐市场的时候须有忧患意识,这不仅是企业的意识,更是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