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疫情增加外贸型企业的不确定性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2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12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9.6%。其中,出口2.04万亿元,下降15.9%;进口2.08万亿元,下降2.4%;贸易逆差425.9亿元,去年同期为顺差2934.8亿元。在海外疫情暴发之前,经济学家普遍认为,中国经济在一季度走弱后会迅速走出V型/U型反弹的路径,然而,随着海外疫情暴发,这种预期正发生改变。目前国外对于经济增长的预期比国内更为悲观。由于各国医疗条件、应对疫情的态度与方式各异,海外疫情的不确定性大幅增加,不少经济体纷纷下调2020年经济增长预期。若如此,疫情带来的外需不确定性将会对中国外贸企业形成二次冲击。
从国外需求的角度来看:受到疫情影响的国家,基于管控的需求,会加强对人员流动的严格监管,在严格监管的条件下,将会导致本国国内需求下降,从而带来进口的全面下降,对LED显示屏产业而言,应用需求短期内也会同步受到各类展览赛事、舞台演艺、商业零售等商用显示市场需求下降的影响。从国内供给端来看,2月份为管控新冠疫情,大范围企业工厂停工停产,部分企业不得不面临订单取消或延迟交付的情况,出口的供给端受到明显影响,因而显著下滑。从分项上来看,劳动密集型产品由于受到停工停产影响以及复工难度相对较大,前两月我国出口下滑相对较为明显。
重要贸易伙伴国出口减少 冲击上游供应端
由于我国在机电、化工、光学仪器、运输设备和橡胶塑料等方面对日、韩、美、意、德等国的依赖度较高,较易受到疫情升级的冲击。国外企业停工、物流停运、出口减少将直接冲击LED显示屏行业上游原材料的供应端,部分材料可能出现涨价情况;同时通过材料的供应和价格变化间接冲击产业链上屏企的生产和销售。日韩疫情恶化造成全球半导体原材料、核心零部件短缺,制造成本上升等,冲击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由于我国是全球半导体材料和设备的重要采购国将受到直接影响,这也将直接对国内LED显示屏行业造成不小的冲击。
尽管近年来我国在半导体领域发展迅速,但由于技术差距,短期内关键材料、设备和零部件无法替代,日韩疫情加重将导致包括我国的生产和应用装备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产期拉长,交付迟延,进而对下游终端市场造成影响。尽管国内半导体市场被日韩企业所垄断,但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政策的推动下,国内大部分厂商已经实现了部分技术的突破。未来,随着国家政策加大支持力度以及国内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创新,半导体领域以及关键材料设备国产化进程有望实现弯道超车,相关LED显示屏上游企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外贸屏企必须未雨绸缪 做好预案
首先,外贸型显示屏企业要尽量备足今后一段时间生产所需的上游半成品或原材料,谨防疫情全球暴发,造成供应链的中断。外贸企业必须实时关注自己上游供应链国家的疫情进展情况。当前疫情下的全球产业链已经绷得很紧,而很多与中国产业链密切相关的国家现在还没有采取类似中国的遏制举措。但随着确诊病例数不断上升,韩国、日本、意大利、伊朗等国开始出台越来越严格的抗击疫情管制政策,这也意味着短期对全球产业链的冲击可能会越来越大。
其次,外贸型显示屏企业要重点做好主要出口国需求下降带来的产成品出口减少以及库存增加的风险准备。此时外贸企业可适当转向国内市场。由于中国疫情控制较好,企业生产和居民需求恢复较快,内需大幅度上升,因此外贸型显示屏企业将部分外需产品转向国内市场,以内需对冲外需的下降,尽量降低外需大幅度下降给企业带来的冲击。
然后,外贸型显示屏企业应加强内部风险控制,优化制度体系,强化客户资源的整合与管理,提升组织能力。做好与国外相关利益者及产业生态的沟通、理解和协商。对于大中型企业来说,都有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的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存在较为复杂的供应链管理问题。要加强和供应链上下游合作伙伴的沟通,协调生产,避免因信息不畅、交通阻断、人员不足、原材料中断等原因造成的供应链中断。最后,从产业链的角度,外贸型显示屏企业应尽量加强全球生产及供应链的多国布局,对冲高度专业化分工带来的单一国家供应链的生产风险。
综上所述,尽管海外的疫情逐渐蔓延,促使部分国内LED显示屏外贸企业“腹背受敌”,国外需求下降,核心上游原材料的供应端受到冲击,从而造成涨价等一系列连锁反应,但我国疫情正在逐步好转,国内终端市场需求逐步释放,将会扫去疫情的沉重阴霾,伴随着“新基建”等政策春风的来临,LED显示屏无论是技术或者是产品也将会迎来新一波的发展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