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近日有“16家中山灯饰厂被告侵权”,而观察整个LED产业,这种“专利海盗”打劫照明领域专利的事可谓多不胜数,很多企业纷纷中招的背后,凸显出的是整个行业知识产权保护普遍缺失的现状。“专利海盗”的狡猾,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的薄弱,导致“专利海盗”屡屡得手,猖獗之极。
目前,许多灯饰企业甚至行业内的翘楚,也常常由于“抄袭”而遭受嘲笑,甚至出现一些可笑的谬论,如:“抄得成功、抄得出色、抄得没人告就是牛逼”、“抄袭乃创新之母”、“抄本国人不对,抄外国人无罪”……这就是当下社会之怪状。这与企业并未认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而是单纯注重眼前利益,妄图单纯依靠模式、渠道密切相关。
对企业而言,价格和营销渠道等竞争手段处于下风并不致命,可一旦陷入专利诉讼则存在生存危机。业内资深人士表示,国内许多灯饰企业通过价格战、概念战、渠道战等营销手法抢占市场,更多地只关注成本、价格等方面。一款新设计的灯具推出,没几天时间,各式模仿版本则遍地开花。对专利这种事关长远、涉及基础等事项关注不足,缺乏周密有效的战略部署,这与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及知识产权本身的特点有关。
残酷的现实也许已感到筋疲力竭,可强大的求生欲望让我们多数成不了伯夷、叔齐。中山市琪朗灯饰厂有限公司研发总监曹雪山讲到,好的设计都是来之不易的,只有更好地尊重设计和保护知识产权,才能让厂家和商家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没有侵权,就不需要维权,维权只是手段并不是目的,希望维权及产业规范可促进市场的良性发展,让好的设计和产品不断涌现。
近期,中山市提出要推动灯饰等产业从“制造”向“智造”乃至“创造”转变、从“卖产品”向“卖创意”转变。然而在LED应用领域中,目前最紧缺的是光学、外观设计、电子、结构等研发技术型人才、照明应用设计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包括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等),“人才荒”阻碍着灯具企业地健康发展。长沙市大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易勇辰指出,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才是留住人才的关键,尤其是核心人才的稳定直接吸引了基层员工的稳定。不解决“人才荒”问题,产业发展再大、产业链再完备,却只能在外围徘徊。
从照明行业的发展史看来,照明灯饰作为融家居、建筑、家电、光源艺术为一体的复合性产业,意欲快速发展研发仍需快马加鞭。对此,曹雪山就知识产权保护分享三点经验:一如可将新的设计图纸,通过到邮政局邮政的方式获得时间戳,同时寄回公司总部及国外分公司进行保存,以此获得全球版权。对重点产品,通过中山古镇商会来办理中国的版权证书,以加强保护;二加快知识产权保护申请。比如:通过中国中山(灯饰)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来进行专利的快速办理、授权;三可通过在国内外海关备案,加强自我防护。对于正在树立品牌形象的灯饰企业,就应该不断改进技术,多做设计创新,能够推陈出新,用好的产品打动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