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LED产业 » 正文

欲投百亿成大老 合肥彩虹蓝光LED项目意外落后好几年

字体变大  字体变小 发布日期:2014-07-07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浏览次数:458
核心提示:4年前的2010年,合肥彩虹蓝光LED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根据当时的规划,项目总投资100亿元,将用三年分两期建设200条MOCVD(45片以上机)及配套芯片生产线。 如果这一计划顺利完成,合肥彩虹蓝光将成为国内拥有MOCVD数量 (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淀积,是生产LED外延芯片的重要设备)前两位的公司,从产能规模上看,将是LED外延芯片领域无可争议的龙头公司。 然而,4年过去了,合肥彩虹蓝光的这一目标并未实现。
     理想和现实之间总是存在距离
 
   6月24日上午,骄阳之下的合肥彩虹蓝光科技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合肥彩虹蓝光)显得较为安静。两名保安在门口执勤,偶尔有车辆和人员进出。记者绕着公司的外墙走了一圈发现,偌大的基地除了已经建设好的厂房外,还有大片空地,上面长满了杂草和树木。
 
   4年前的2010年,合肥彩虹蓝光LED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根据当时的规划,项目总投资100亿元,将用三年分两期建设200条MOCVD(45片以上机)及配套芯片生产线。
 
   如果这一计划顺利完成,合肥彩虹蓝光将成为国内拥有MOCVD数量 (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淀积,是生产LED外延芯片的重要设备)前两位的公司,从产能规模上看,将是LED外延芯片领域无可争议的龙头公司。
 
   然而,4年过去了,合肥彩虹蓝光的这一目标并未实现。不仅如此,今年上半年公司更是处于半停产状态。而此时,我国LED芯片产业开始步入黄金期,不少企业正谋划扩大更多产能。
 
   合肥彩虹蓝光头戴国企光环,它是上海蓝光科技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上海蓝光)的控股子公司,而后者又是央企彩虹集团控股的二级子公司。
 
   那么,为何会出现这种状况?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近日,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公司曾一度半停产
 
   2010年6月18日,总投资达100亿元人民币的“合肥彩虹蓝光LED”项目正式签下合作协议。根据当时的规划,此项目总用地面积500亩,总共建设200条MOCVD以及配套芯片生产线。而MOCVD设备规格要求在45片机以上(片数越高,产量越大)。
 
   200条生产线分两期建设。资料显示,一期项目计划投资20.25亿元,占地300亩,将有50条生产线,年产芯片420亿颗,年产值23亿元。
 
   当时,新华社的一篇文章提到,“项目全部建成后,实现年产值115亿元,将成为中国巨型LED产业基地”。
 
   事实也是如此,因为即使作为国内芯片行业老大的三安光电(15.54, 0.32, 2.10%),在2010年末到位的MOCVD设备也只有70多台。到2014年4月,三安光电的设备数量为160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三年内200台MOCVD设备顺利到位,从产能角度看可能是合肥彩虹蓝光居第一。
 
   2010年8月30日,合肥彩虹蓝光LED项目开工奠基仪式正式举行。
 
   2012年12月底,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官方网站上的一篇题为《合肥彩虹蓝光LED一期项目顺利验收》的报道显示,当年12月18日,合肥彩虹蓝光召开了LED项目一期工程验收会议。报道提及,当时已建设完成46台MOCVD及其配套生产线,累计固定资产投资16.11亿元。
 
   随后,公开报道中再无合肥彩虹蓝光开建二期项目的消息。据统计,至今年6月底,合肥彩虹蓝光拥有MOCVD数量为45台,上海蓝光为19台,两个基地共计64台。
 
   这与当初的计划相去甚远。不仅如此,在今年上半年,公司LED外延芯片的生产一度处于半停产状态。
 
   “年初到四五月份(外延芯片)一直没开工。”6月24日,在合肥彩虹蓝光的宿舍楼下面,一位自称该公司员工的人士说。
 
   上海蓝光一位芯片代理商向记者表示,从去年12月25日开始,该公司开始处于半停产状态,大客户仍然维系着,小客户丢掉了。
 
   “比如我们是他们的代理商,我们也拿不到货。”该人士说,合肥彩虹蓝光和上海蓝光的情况差不多。
 
   合肥彩虹蓝光一位设备供应商亦告诉记者,公司此前“停了几个月”。
 
   对于这一消息,记者又从另外至少两处信息源获得证实。但从6月24日到6月26日,记者通过登门、电话等多种方式试图联系合肥彩虹蓝光管理层,均未果。不过,记者在采访中获悉,近期合肥彩虹蓝光又开始恢复了生产。
 
  行业正处“小阳春”
 
   就在合肥彩虹蓝光半停产的时间段里,国内LED外延芯片产业正在经历近几年的“小阳春”。
 
   广东德力光电有限公司营销总监叶国光就在6月初向记者表示,LED行业目前正处于景气阶段。
 
   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整个LED行业出现供销两旺的局面,受下游应用领域的拉动,上游外延芯片的出货量也逐步增加。2013年MOCVD产能利用率上升至52%,开机率上升到70%左右。
 
   今年3月底,记者从三安光电证券部获得的信息是,公司MOCVD设备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
 
   与此同时,不少LED外延芯片企业还摩拳擦掌酝酿扩产。
 
   今年1月,华灿光电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自有资金投资3.05亿元,启动“华灿光电(苏州)有限公司LED外延片芯片二期项目”的建设,项目计划形成年产48万片2英寸红黄光LED外延片(自用)和154亿颗红黄光芯片的生产能力;4月,三安光电发布公告称,决定在厦门设立全资子公司投资建设LED外延、芯片的研发与制造产业化项目。项目投资总额100亿元,总规模200台MOCVD;6月24日,中游封装企业鸿利光电跟三安光电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在这种背景下,合肥彩虹蓝光却意外半停产,让外界感到困惑。
 
   上海蓝光曾在我国LED芯片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其官网介绍,公司成立于2000年4月,是国内首家从事氮化镓基LED外延片、芯片研发和产业化生产的企业,是国家“863”计划光电子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2007年,为了实现业务转型,彩虹集团宣布向上海蓝光注资1.3亿元,并实现对后者的控股,从而进入LED产业。
 
   “LED是全球最具成长前景的产业,也被规划为集团三大核心业务之一”。当时,彩虹集团副总经理张少文曾表示。
 
  上海蓝光经营不好原因多?
 
   “经营不好有很多原因,详细情况你去问经营者。”作为合肥彩虹蓝光的二股东,代表政府方出资的合肥鑫城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说。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多位受访人士在分析上海蓝光时,都使用了“多方面”、“多种”这样的词汇。
 
   上述上海蓝光代理商告诉记者,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小股东太多,股东之间在利益上有矛盾。他告诉记者,上海蓝光准备把生产线搬到合肥,上海工厂那块地原来是工业用地,可以转成商业用地,小股东对于土地收益如何分配有矛盾,进而影响到了企业生产。
 
   一位LED芯片企业高管则告诉记者,上海蓝光半停产的主要原因是芯片价格太高。他说,当初公司的投资太大,比如规划是60万片的产量,结果只做了10万片,那么像电费、工资等支出,就摊得比较高,结果芯片成本比别人贵很多。
 
   上述合肥彩虹蓝光的设备供应商对记者表示,去年该公司库存不少,“亏本不卖,越不卖越亏本”。
 
   据记者了解,从2012年到2013年,整个国内芯片价格下降非常快。
   不过,对于芯片较贵的说法,上述上海蓝光代理商进行了否认。
 
   一位接近上海蓝光的人士向记者表示,上海蓝光的国企背景或许也是一个原因。他说,比如像蓝光这样的企业,很难请得起海外的高级技术人员,在技术上就难以达到一定高度。另外,国营企业在效率方面可能也不太好。
 
   不过,该人士强调,其实这两年所有做外延芯片的企业都不赚钱,投入很大,但价格下滑得厉害。这样,有的企业选择停工,有的选择做库存。“我认为大家的情况都差不多。”
 
  合肥基地重新开工
 
   好在上海蓝光又有了复苏的迹象。上述接近上海蓝光的人士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上海蓝光开始进行调整,要把上海的生产线搬到合肥来。合肥基地也开始重新开工。
 
   6月24日,上述合肥彩虹蓝光设备供应商告诉记者,这个厂刚刚重新开工,大概要三个月的试产期,芯片才能生产出来。
 
   当日下午,在合肥彩虹蓝光的宿舍楼下,记者见到了另外一名员工,他告诉记者,当天是他第一天上班,公司新招了一批员工,跟他一起进去的有几十个人。
 
   当上海蓝光重新出发的时候,面临的竞争并不比前两年小。目前,三安光电拥有161台MOCVD,总产能位居全国第一。德豪润达则到货92台设备,其中52台已调试完成开始量产,年末有望开满。
 
   去年6月,在一次行业论坛上,德豪润达董事长王冬雷判断说,LED上游在未来逃脱不了半导体产业发展的规律,目前全球也就3~5家比较成功的半导体公司。他认为,全球最后可能就只剩下3~5家LED外延芯片企业,也许可能是2家。
 
   叶国光认为,即使在今年芯片行情不错的情况下,国内芯片企业整体的产能利用率也只有70%。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人士告诉记者,其实上海蓝光目前的打算还是比较模糊。一方面想做大,但做大又是一个包袱。“像这样有三五十台MOCVD设备的企业,扩产边际效益提升不上来,还得大量投入,不扩产现在的成本压力也很大,价格战打得很厉害。”
 
   广东省照明电器协会副秘书长、广东光亚照明研究院总监刘俊向记者分析说,目前LED芯片企业有三大阵营。一是以科锐、日亚、欧司朗等为代表的外资品牌,其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保持着稳步上升的态势;二是中国台湾的芯片企业,比如晶元、新世纪(29.82, 0.02, 0.07%)等;第三个就是大陆的芯片企业,比如三安光电、德豪润达等。“现在上海蓝光要重新定位自己的优势,难度会比较大。”
 
   刘俊说,对于上海蓝光来讲,无论是定位于车载、还是显示或者照明领域,其实都有企业已经在那里守着。他建议,上海蓝光还是首先要明确自己市场定位,其次注重产品本身的光效和价格,即性价比。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搜搜LED网无关。本网站对文中所包含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或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所有投稿或约稿,一经采用,即被视为完全授权,本网有权在不通知作者的情形下,在本传媒旗下平台选择调用。
【版权声明】「搜搜LED」网所刊原创内容之著作权属于「搜搜LED」网站所有,包括在标题后表明(本刊)字的均属本刊原创并已刊登杂志的文章,本着信息共享与尊重原创作者的原则,转载必须注明来源:搜搜LED网或《LED照明世界》或《LED屏显世界》,如有发现在未注明来源的情况下复制、转载或出版,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在线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LED网 | 微峰会 | 案例欣赏 | 微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北京InfoComm China 2024展会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粤ICP备09180418号

©2014搜搜LED网版权所有  >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
 
顶部微信二维码微博二维码
底部
扫描微信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
扫描微博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