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研究 » 正文

2021年下半年液晶面板行业供需及行情趋势分析

字体变大  字体变小 发布日期:2021-04-08  来源:夸克显示  浏览次数:4784
核心提示:从Omdia数据来看,面板厂商正常的玻璃基板库存大约3-4 周,但3月来看,部分厂商库存水平为1-2 周,部分厂商为零库存,整体处于短缺转紧张的过程中。因此,在如此之低的玻璃库存水平下,玻璃基板中断会进一步影响面板厂商的库存水平, 对面板生产造成影响。
 

 

一、 供应端:2021Q3 面板市场仍保持乐观

 

 

2021 年有新增供给的产线主要有 4 条(暂时忽略夏普线),分别是:

京东方 B17 武汉 10.5 代线(2020 年底 90K/月,2021 二季度末满产达到 120K/ 月);

惠科 H2 绵阳 8.6 代线(2020 年 5 月量产,年底满产,2021 年全年满产);

惠科 H4 长沙 8.5 代线(2021 年 2 月量产,预计 2021 年底满产);

TCL 华星 T7 深圳 11 代线(2021 年底可实现一期满产,达到 60K/月)。

 

尽管从量的增长上看,有4条线相比2020 年都有增量,但由于惠科绵阳 H2线2020年底已实现满产,因此,其 2021 的增量相对而言,已经包含在现有的供需结构中 去,也即——目前的价格已经反映了惠科 H2 线全面 达产的信息。市场认为,2021 年二季度末京东方 B17 的满产会对面板供应市场造成 一定压力,但我们并不赞成这一点——从数量上看,B17 为 10.5 代线,套切 65 寸 TV 面板,2021Q3 同比新增 30K/月,换算成 65 寸电视约为 16 万台/月,仅占 TV 月 销售量(2000 万台)的 1%不到,即便考虑到武汉华星 T7 在 Q3 的产能爬坡(按 21Q3 月均产能 15K/月计算),新增的 TV 数量也很难超过 1.5%。

 

Omdia 对 2021 年 TV 面板的供需比测算来看,该咨询机构同样对大尺寸 LCD 面板 21Q3 的供需比表现乐观,并认为在 2021Q4 供需比有一定增长。

 

1、 供应链端:玻璃基板事故对面板生产的实际影响

 

从Omdia数据来看,面板厂商正常的玻璃基板库存大约3-4 周,但3月来看,部分厂商库存水平为1-2 周,部分厂商为零库存,整体处于短缺转紧张的过程中。因此,在如此之低的玻璃库存水平下,玻璃基板中断会进一步影响面板厂商的库存水平, 对面板生产造成影响。

 

从节奏上看,2021年二季度京东方B17持续爬坡,惠科长沙线于2月实现量产后也在持续爬坡,供应端是存在一定边际增量的,但由于1月底AGC玻璃基板供应中 断事件影响,友达、群创、惠科 3 月起来自旭硝子玻璃基板供应受到影响(友达、群创6代玻璃基板供应量将减少 30%,而惠科位在重庆和滁州 8.6 代厂,其玻璃基板也将减少30%的供货量),新增的供给并非供需平衡下的压力,更多地仅仅是供 给紧张状态的缓解,实际的新增压力在 AGC 玻璃基板供应恢复后可能会得到显现。

 

 

群创、友达的6代线相比惠科8.5代线而言,在产品结构端并不能形成直接的竞争关系,但对于惠科重庆线/滁州线而言,由于先前就受到NEC玻璃基板中断事故影响,其库存水平处于较低水平,AGC 玻璃基板供应的减少直接影响到惠科相关产线的生产,尽管2021Q2长沙线仍有一定爬坡,但总体上惠科长沙产能的爬坡并不能真 正转化为供应端的“净增量”。

 

2021 年二季度,惠科产线爬坡与玻璃基板产能供应削减基本抵消:以惠科重庆为例,2020 年末的产能分别为80K/月,若供应端减少30%,则减少产能为24K/月,惠科滁州月产能 120K/月,若供应端减少30%,则减少产能36K/月,合计减少 8.5代线 产能 60K/月。惠科长沙线2月实现量产,若以6个月爬满计算,线性来看,每月新增产能为20K/月(有 30K 是 OLED大尺寸,故按120K/月计算),产能边际的增量在6月后才逐步影响到整体的供需格局,考虑到 AGC 对惠科重庆/滁州供应的削减导致其稼动率的约束可能延续至2021年8月,因此直到2021年三季度之前,供应端的增量并不能形成对面板价格的有效打压,市场仍受 AGC 玻璃基板约束供给端带来的影响。

 

2、 需求端:2021Q4需求疫情带来的新增需求边际减弱

 

本轮面板景气周期尽管有疫情带来的额外需求的增长(隔离带来的居家办公/娱乐需 求),需求端的核心仍然在于库存的回补。不过无论从库存回补的角度还是从疫情带 来的额外需求增长的角度,边际上的拉动都在削弱:

 

从库存周期视角来看,本轮面板价格上涨从2020年6月底开始进入被动去库阶段, 2020 年 10 月逐渐进入到主动补库存阶段。考虑到以往主动补库存的时长大约是12-19个月,主动补库存最早在2021年10月结束,最晚持续到 2022 年一季度,但无论如何,终端需求的边际拉动能力在削弱。

 

从终端的需求来看,零售商的库存仍处低位,但逐步缓解:液晶电视零售商一般会与其重要的液晶电视供应商保持平均6周的安全库存。对于三星、LG电子这样的一线大厂和量产大厂,则会在其区域子公司再保留 2 周左右的安全缓冲期(包括电 视品牌在当地的自有仓库),以保持零售商终端销售的平稳。与以往实体零售商有 6 周的安全缓冲期不同,线上零售商手头只有 2 周的安全缓冲期,但他们要求液晶电视厂商必须保持一定的缓冲库存,并承担库存销售的风险。

 

目前整体来看,一线电 视品牌/OEM在零售商端缺少1-3 周的安全缓冲期。不同供应链节点的缺货程度不 同,各企业的案例也不尽相同。

 

3、 中期来看,面板与下游都是寡头格局,未来合作多于对抗

 

随着工艺的不断进步,新进入者要颠覆现有格局所付出的资金成本越来越大,从而行业竞争格局趋于稳固,这种背景下,龙头拥有了实质上的扩产能力,良好的竞争格局叠加扩产能力,龙头便获得了实质上的定价能力。

 

以京东方的财务数据来看,自上市以来,公司营收体量持续增长,增长靠的是举债融资新建产能,但受限于行业地位,公司本身并无产品定价能力。因此,从经营性净现金流数据来看,直到在 2012 年起才持续转正,也正是从2012 年开始,公司逐渐从追赶者角色向领跑者角色过渡。

 

TCL 华星也呈现出类似的成长轨迹,相比之下,TCL华星起点较高:2011年10月, TCL华星光电第1条产线T1开始量产,该产线为8.5代线,与京东方B4北京 8.5 代线几乎同时投产,2015年4月,TCL华星的B2 产线开始量产,TCL 总资产得到 快速增长,继而是营收、EIBTDA 乃至净利润的快速增长。

 

 

国内面板龙头资产质量较高,毛利率优于台企。以京东方为例,可以直观地看出, 2007 年之前,京东方的毛利率比中国台湾竞争对手要低,但之后逐步逼近,2012 年起, 京东方的综合毛利率水平已经显著高于中国台湾竞争对手如群创、友达等。这很大程度 上归功于面板企业的后发优势所带来的规模效益,高世代线的尺寸更大,在大尺寸 面板的切割上效率更高,这将使得原材料成本更低;同时,高世代线整体出货量更 大(按切割后数量),因此一定程度上摊薄了加工成本。总体来说,高世代线一般相 较低世代线上有着较为明显的成本优势。

 

4、 竞争格局:LCD 行业双寡头,龙头在大尺寸产品有定价能力

 

随着国内面板行业的崛起,京东方、TCL华星得到了长期、持续的发展,市场份额节节攀升。根据第三方调研机构统计数据显示,2020 年京东方与 TCL 华星位于TV出货面积前两位,出货面积占比分别达到了24%和 15%,未来随着两大龙头内生外延产能的进一步扩张(除了各自本身还有10.5代线在爬坡外,京东方对中电熊猫两条8.5代线产线的收购、TCL华星对于苏州三星产线的收购),两大龙头2022年TV出货面积市占率也有望达到 26%和 20%。

 

由于两大龙头掌握了LCD的扩产能力,从目前的规划来看,未来5年的新增产能都较为有限,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到2025 年,大尺寸TV(6 代线以上)的产能年均复合增速不足 1%,未来随着需求端大尺寸化的演进,供需比在短暂的上升之 后,也有望持续下滑,始终保持紧平衡的态势。

 

1.5.3. 产品结构:龙头主导大尺寸演进,对大尺寸产品有定价能力

 

高世代 LCD 产线对应不同的面积、不同的切割效率。由下表可以看出,高世代产线在大尺寸切割方面有着天然的成本优势。

 

8.5代线应用MMG套切工艺,在生产大尺寸产品经济效益更为突出:从现有的需求结构来看,32寸产品仍占需求结构的最大份额,2020 年预计在 26.8%,可以明显地看出,43/50 寸产品渗透率逐步提升,这几年逐步替代 了 32 寸产品。从具体数据来拿,43/50 寸产品的需求占比分别从 2018 年的 14%/6.7% 提升至 2020 年的 18.5%/10.2%,65 寸产品需求占比也有一定提升。需要说明的是, 尽管生产 43 寸 TV 面板最经济的是 7.5 代线(8 片),但 8.5 代线在经济性上更为突 出,且可通过 MMG 套切工艺既可大规模生产 43 寸面板,亦可生产更大尺寸规模 的 TV 面板(如 65 寸和 32 寸套切工艺)。

 

未来随着 10.5 代线的持续量产,LCD 面板的“大尺寸化”演进仍将持续:由于 10.5 代线在 65 寸/75 寸等产品上切割效率更高(一张母玻璃基板可以切割 8片65 寸以 及 6 片 75 寸),10.5 代线的持续量产势必带来 65 寸及更高尺寸需求占比的提升。

 

 

5、 产业链:面板与 TV 品牌厂集中度都较高、未来合作多于对抗

 

未来在大尺寸 LCD 面板端供应格局上,集中度提升、国内面板龙头市占率有望保持 在(50%)左右已是不争的事实,尽管双寡头竞争格局已然确立,但面板行业过去 十年的周期性仍另市场担忧未来价格的下行问题。我们认为,面板行业集中度提升 与下游品牌商客户集中度提升并行,未来面板与下游的关系合作多于对抗:

 

一方面,对抗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因此我们看到国内 TCL 与韩国三星合作 愈发紧密,加强交叉持股;

 

另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迈入存量竞争时代,未来TV 市场的进一步挖掘需要 产业链的协同合作,我们看到,为了共同推动 Mini LED 背光在大尺寸 LCD 电 视上的应用,国内面板厂商京东方/TCL科技(华星光电)纷纷与国内Mini LED 龙头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共同研发推进 Mini LED 背光在大尺寸 LCD 电视上的 应用。

 

面板龙头与 Mini LED 龙头双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加强产业融合:2020年12月1日,洲明科技与京东方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约定在业务合作、产品创研、产 业推动等多个领域开展强强合作,打造互利互赢、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合作关系;无 独有偶,3月19日,利亚德集团与TCL华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约定在Mini LED背光、Micro LED直显、LCD 商显、PCB 及其他集成电路器件四大领域展开全方位深度合作。京东方/TCL华星是国内LCD显示领域的龙头企业,而利亚德/洲明 科技则是LED显示领域的龙头企业,在LED芯片倒装、LED小间距与 Micro LED 驱动技术方面积累深厚。根据相关内容,两份《战略合作》的重心仍在于 Mini LED 背光模组的研发。其内容包括:成立协同创新办公室、产品合作开发、渠道共建等。

 

2021 年,Mini LED行业有望迎来快速发展:2020 年国内热度大增,全年新品密集发布,三星、LG、小米、TCL、创维五大电视品牌厂陆续高调推出了号称 Mini LED 版电视。尽管目前 Mini LED 背光模组的价格仍然较高,但总体 Mini LED 背光的 LCD 电视模组相比 WOLED 仍有一定的成本优势。

 

DSCC 报告称,随着三星和中国品牌推出带有Mini LED 背光源的液晶电视,预计 Mini LED 技术在2021年将获得较快速发展,Mini LED 背光出货量将从2020年的50万台增加到 2021 年的 890 万台,同比增长约 17 倍。三星的目标销售量为200万台。

 

随着供应链的成熟和制造成本的降低,Mini LED 背光产品将在电视、笔记本电脑和 平板电脑等领域迎来快速发展,据 DSCC 预测,到 2025 年,总出货量将超过 4800 万台。

 

二、 京东方:业绩兑现稳健、增长动能充足、聚焦新产线投产

 

1、业务分析:LCD 方面 IT/TV 均有布局,OLED 蓄势待发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BOE)成立于 1993 年,自成立以来,便以显示器件业务为核心业务。目前,公司在北京、成都、重庆、福州、绵阳、武汉、昆明、 苏州、鄂尔多斯等地有合计 14 条产线,其中包括 10 条已经量产的生产线,1 条在 建的柔性 AMOLED 生产线(重庆 B12)和 1 条规划中的柔性 AMOLED 生产线 (福州 B15)。

 

 

京东方的主要子公司与产线的对于情况如下,可以看出目前处于产能爬坡阶段的主 要是 2 条 OLED 产线(成都 B7、绵阳 B17)与 1 条 10.5 代线(武汉 B17),其它产 线均处于量产阶段。

 

从已量产的产线(对收入和利润形成主要贡献)来看,鄂尔多斯 B6 线主要产品为 小尺寸面板,包括 LTPS LCD屏与 OLED 屏,其他产线均为 LCD 产线,产品包括 小尺寸、中尺寸与大尺寸,拆分来看:

 

小尺寸方面:B6 与 B7 规划为小尺寸产品,B7 产能为 48K/月。

中尺寸方面:B3、B4 部分产能用于显示器、NB 等产品。

大尺寸方面:B3、B4 部分产能用于 TV 面板,B9、B10 与 B17 均用于大尺寸 面板。

 

从各产线股权结构来看,量产产线中,除合肥 10.5 代线(B9)外,其它产线京东方 都有较高的股权占比,目前爬坡产线中,成都B7与绵阳 B11京东方股权占比为 100% 与 66.67%(京东方拟回收 B11 23.75%股权,收购完成后股权占比达到 90.42%),新 产线的量产会带来一定的折旧压力;B17 目前股权占比 27.12%,但公司拟定增收购 其 24.06%股权,收购完成后形成并表,也会带来一定的折旧压力。

 

2、IT 面板格局重塑,并购中电熊猫扩充产能技术

 

LCD 行业的周期性回暖是 2020 年下半年业绩反转的重要因素,LCD 分为大尺寸 TV 面板与中小尺寸的面板(中尺寸主要包括 Monitor、Notebook,小尺寸包括 Tablet、 Phone)。

 

2020 年下半年开始,TV 面板价格的上涨在上一章节已有充分的论述,价 格的上涨带来的较大的业绩弹性,但对于中小尺寸 LCD 面板而言,其逻辑则不尽相 同——由于产品个性化差异较大,小尺寸端产品往往能容纳更高的供需比,因此价 格不会像标准品 TV 面板一样,呈现快速、大幅的上涨,中小尺寸 LCD 面板分析的 关键在于需求,在于企业所掌握的技术是否能满足需求,并在这个基础上,分析相 关的供货量。

 

3、供应:2021 年 SDC 部分产能退出,竞争格局重塑

 

2021 年 IT 面板格局有望重塑,背后一方面是三星和 INX 的策略撤退,另一方面是国内 LCD 面板龙头京东方和华星的战略补强,此外,惠科长沙线的投产也有望在IT面板行业分得一杯羹。2021年全年预计供应规划新增量超过减少量,需求端采购态度积极,面板出货总量预测达到166M,同比微涨3%,而上游材料缺货和涨价的 情况愈演愈烈,尤其近期 IC 的市场关注度已经超过面板本身,成为部分高规格面板产量的决定因素,直接影响到 IT 面板的供需关系。

 

 

SDC 退出的市场将被瓜分,但驱动 IC 仍约束 IT 产能扩张:2020 年三星显示在全 球显示器市场的市场份额为12%,出货量接近 2000 万片,其在电竞和曲面市场分 别拥有 38%和 61%的市场份额。随着三星显示于 2021 年一季度开始正式停止对外 供应。对于绝大多数主力品牌而言,供应面的萎缩将十分显著。与此同时,其他面 板厂商也纷纷制定符合自身战略和定位的策略。

 

对京东方而言,作为显示器面板领域的龙头厂商,在并购中电熊猫(CEC Panda)以后,其市场地位将获得明显提升,预计2021年其合并后的市场份额合计将可达到 33%,较 2020 年提升7个百分点,在三星显示的退出过程中,迅速占据更多电竞、高分辨率等增值细分市场的份额,并扩大 IPS 在中高端市场竞争优 势也是其2021年的扩张路线之一。

 

中国台湾友达(AUO)方面,作为全球显示器面板领域唯1的拥有 TN、IPS、VA, 平面和曲面完整产品线的主力供应商,友达与商用和消费市场的主力品牌均有较强合作,同时在电竞、曲面等细分市场同样扮演着举足轻重的领导性作用,三星显示的退出下,友达是直接受益方;

LG 显示(LGD)方面,虽然关停了韩国 8.5代LCD TV 产能,但其 LCD Monitor 产能将保持稳中扩张的战略,显示出其也积极寻求替代性的市场机会。

 

中国台湾群创(Innolux)方面,虽然群创积极通过产线改造扩大 IPS 产能,但在高涨的 IT需求下,如何平衡取舍各应用的产能分配成为难题。预计2021年群创的显示器供应优先级将有所下降,使得其在总体市场份额呈现小幅下滑。

 

涨的 IT 需求下,如何平衡取舍各应用的产能分配成为难题。预计2021年群创的显示器供应优先级将有所下降,使得其在总体市场份额呈现小幅下滑。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驱动 IC 正成为约束 IT 面板供应的关键因素:当前 8 英寸晶圆 需求激增和产能扩充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12 英寸晶圆厂商对显示驱动 IC的策略 也面临不确定性,2021年全球显示用驱动 IC 供应仍备受挑战。

 

 

三、 外延内生新产能贡献增量,2021 年业绩兑现大年

 

 

2020 年8月29日,公司发布公告称,将以约 10.80 亿美元(约 76.22 亿人民币, 以付款时汇率计算为准)对价获得苏州三星电子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SSL”)60%的股权及苏州三星显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SM”)100%的股权。同时,三星显示将以 SSL 60%股权的对价款 7.39 亿美元(约 52.13 亿元人民币, 以 SSL 买卖价款支付时汇率计算为准)对 TCL 华星进行增资,增资后三星显示占 TCL 华星 12.33%股权。

 

苏州三星电子液晶显示科技对应产线为 8.5 代线,产品为 TV VA,产能为 120K/月, 不排除部分产能转 IT 的可能性:三星苏州产线是 8.5 代线的 TV VA 产线,产能为 120K/月。通常而言,8.5 代线以套切 32/55寸面板为主,但对TCL华星而言,T1是目前 8.5 代线生产TV面板成本最低,新增的苏州三星线用于TV面板的生产一方面将直面与惠科的竞争(惠科在32寸出货量第1、55 寸第二),另一方面并不符合TCL科技“极致效率”的传统,同时仅作为产能补充也与TCL整体战略相悖。考虑到三星 SDC是全球VA显示器的主力供应商(市场占比约 70%),由于三星显示将于2020年底关闭 LCD 显示器面板产线,VA 显示器供应量将大幅下滑。而 VA 曲面作为显示器消费市场,特别是电竞市场的重要技术路线,短期内较难被替代,未来不排除 TCL 华星在苏州三星产线增加 IT 产能的可能性。

 

 
关键词: 液晶面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搜搜LED网无关。本网站对文中所包含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或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所有投稿或约稿,一经采用,即被视为完全授权,本网有权在不通知作者的情形下,在本传媒旗下平台选择调用。
【版权声明】「搜搜LED」网所刊原创内容之著作权属于「搜搜LED」网站所有,包括在标题后表明(本刊)字的均属本刊原创并已刊登杂志的文章,本着信息共享与尊重原创作者的原则,转载必须注明来源:搜搜LED网或《LED照明世界》或《LED屏显世界》,如有发现在未注明来源的情况下复制、转载或出版,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在线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LED网 | 微峰会 | 案例欣赏 | 微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北京InfoComm China 2024展会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粤ICP备09180418号

©2014搜搜LED网版权所有  >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
 
顶部微信二维码微博二维码
底部
扫描微信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
扫描微博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