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家视角 » 正文

看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户外广告如何破局

字体变大  字体变小 发布日期:2016-06-14  来源:中国知网  浏览次数:914
核心提示:近年来,广告的媒介环境发生了重大变革以互联网、手机、户外视频等为代表的新媒体不断涌现。传统媒体的受众不断向新媒体迁移。在
   近年来,广告的媒介环境发生了重大变革——以互联网、手机、户外视频等为代表的新媒体不断涌现。传统媒体的受众不断向新媒体迁移。在这样的新趋势、环境下,为了避免受众群体以及广告主的进一步流失,传统户外想要打破不利局面,必须要做出创新性改变。

 

人群更加分散,呈现非常明显的组团式消费,各区域之间的交通往来(特别是私家车)也显得愈发密切。因此,我们不仅在核心商圈步行街建设LED屏,同时也在快速发展的副商圈、城市主管道交通枢纽区域建设起多块LED屏,实现主城区多个商圈和交通干道的全面覆盖,已率先建成主城区最大的商圈——干道户外LED屏联播网。

 

两大联播网全面覆盖城市典型区域,对内可覆盖城市主流消费人群,对外可辐射西南和全国高端商旅人群,日均人流量高达150万人次。既可投放全网快速发布新产品,也可单选商圈——干道联播网拉动区域消费,还可在春节、暑假选择交通口岸联通网提升产品知名度。

 

渠道突破:建立覆盖城市典型区域的复合型联播网

 

首先,是交通口岸联播网。机场、高铁、火车站、长途站是进出城市的窗口区域,人流量大,且具有很强的跨区域辐射,交通口岸联播网已全面覆盖四类窗口区域,并将重点放在高价值人群集中的机场和高铁。媒体采用多点位网络型布局,主要布点于必经要道和长时间停留区域,出发和到达两个方向都有多重媒体对受众进行拦截,确保所有旅客都能看到广告。

 

其次,是商圈——干道联播网。主城区各区的核心商圈步行街是LED屏最为密集的区域,同质化竞争比较严重,但随着城市的扩张,每个区都规划建设了多个副商圈。

 

技术突破:接入互动技术,创新数字屏传播方式

 

户外广告天生就是基于精准位置投放的媒体,附加入各项技术创新后,户外媒体有望成为户外的精准投放专家。

 

目前,我们已经实现了针对位置的精准投放自有的全媒体播控平台。每块屏既可独立播放,也可参与其他屏同步。其次,播控平台属于开放性平台,可无缝接入与手机等终端互动的软件,把户外媒体独特的个性化传播价值做足,使数字屏与手机屏形成良好的闭环互动,这样不仅能制造热点引发二次传播,还能进行用户导流,我们现已成功执行“太阳马戏团”“中国移动等用户抢票活动”。

 

数字屏联播网已覆盖重庆机场、高铁站、火车站、长途站、主城区步行街、交通干道等城市典型区域。媒体点位布局完善,高中低端受众均有,受众规模庞大、投放模式灵活,已经成为客户实现重庆主城户外全覆盖,精准投放的主力媒体,广告客户行业包括地产、金融、汽车、奢侈品、旅游、家装建材、家电等主流行业。

 

我们将跟随城市开发进度,继续扩大联播网的媒体覆盖率,把城市的典型户外人群聚集路段都纳入联播网体系中。使受众类型更丰富、规模更大。同时,积极开展与第三方数据机构的合作,借助媒体位置特性,收集管理受众数据,研发更精准的户外广告精准投放模式。真正实现户外数字媒体精准营销平台,我们也希望在媒体资源、软件技术、创意策划、传播执行等方面,与更多业内领先企业合作,共谋发展。

 

户外媒体发展已经从画板到展板,最后发展形成数字化动态影像。将有效信息及时传达,广而告之是行业的基础职能,而新媒体对于传统媒体来讲到底有多重要?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利用“新媒体”试图发掘更大的商业想象力。其实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并没有打破媒体既定的发展程序,只是提醒我们创新思维与新技术的力量。将自身产品优化优良,长期良好维护运营,高质量的观看效果,是户外广告的发展源泉。企业的核心竞争在于瞄准自身定位,敏锐感受市场前景,发展自身优良产品实力,打造一个可信可靠可长期合作的企业品牌力量。

 

策略突破:搭建自有的全媒体播控平台,提供个性化投放模式

 

目前市场上的数字屏主要分为LED屏和LCD屏两类,不同的生产厂家播控平台各不相同,而且相互之间也无法兼容,导致媒体资源整合艰难,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研发了新型播控系统,实现了全媒体播控管理,建立了全媒体播控平台,一套播控系统即可控制所有的数字屏终端,因此可以实现实时换画、定时插播、间断投放等功能。不同区域投放,即可避免广告空位空窗,也可允许广告主抢先预约投放。

 

同时,我们将淡季和旺季、市中心和交通枢纽等不同定位区域进行包括“旺季高频次、淡季低频次投放”“节假日间断投放”“系列画面联播”“差异化画面投放”“集中时段投放”的多模式投放,以满足广告客户更加多元化的投放需求,达到更加精准和有效的传播效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搜搜LED网无关。本网站对文中所包含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或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所有投稿或约稿,一经采用,即被视为完全授权,本网有权在不通知作者的情形下,在本传媒旗下平台选择调用。
【版权声明】「搜搜LED」网所刊原创内容之著作权属于「搜搜LED」网站所有,包括在标题后表明(本刊)字的均属本刊原创并已刊登杂志的文章,本着信息共享与尊重原创作者的原则,转载必须注明来源:搜搜LED网或《LED照明世界》或《LED屏显世界》,如有发现在未注明来源的情况下复制、转载或出版,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在线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LED网 | 微峰会 | 案例欣赏 | 微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北京InfoComm China 2024展会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粤ICP备09180418号

©2014搜搜LED网版权所有  >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
 
顶部微信二维码微博二维码
底部
扫描微信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
扫描微博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