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LED产业 » 正文

晶能光电硅衬底LED技术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字体变大  字体变小 发布日期:2016-01-11  来源:搜搜LED网  浏览次数:1373
核心提示:1月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由南昌大学、晶能光电(江西)有限公司、中节能晶和照明有限公司共同完成

 1月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由南昌大学、晶能光电(江西)有限公司、中节能晶和照明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硅衬底高光效氮化镓基蓝色发光二极管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项目主要完成人包括晶能光电联合创始人、南昌大学副校长江风益教授,晶能光电副总裁孙钱博士,晶能光电联合创始人、CEO及晶和照明创始人王敏博士等人。

 

在半导体照明领域存在三条LED技术路线,分别是蓝宝石衬底、碳化硅衬底和硅衬底LED技术路线。其中,前两条技术路线分别是以日本和美国为主发展起来的,蓝宝石衬底技术的三位主要发明人获得了201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碳化硅衬底LED技术的发明人获得了2003年美国总统技术发明奖。

 QQ图片20160111174212

 项目主要完成人之一——江风益教授 

据介绍,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判定标准为:属国内外首创的重大技术发明或创新,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同类技术领先水平,且推动相关领域技术进步且已产生显著的经济或者社会效益。

 

硅衬底LED技术从南昌大学诞生,晶能光电投巨资持续研发并产业化,并经晶和照明等众多企业应用推广,已经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此次硅衬底LED项目脱颖而出,成为2015年度唯一一个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这是国家层面对该技术创新和应用的高度肯定。

 

硅衬底具有良好的导热性,且具有原材料成本低廉,晶圆尺寸大等优点。在硅衬底上制备氮化镓基LED一直是业界梦寐以求的事情。然而由于硅和氮化镓这两种材料巨大的晶格失配和热失配导致的外延膜龟裂、晶体质量差,以及衬底不透明导致的出光效率低等问题长期未能解决,致使业界普遍认为,在硅衬底上制备高光效氮化镓基LED是不可能的。

 

以江风益教授为首的研发团队率先攻克这些世界性难题,在南昌大学实验室研发出具有原创知识产权的硅衬底LED技术。2006年,该技术获得金沙江等知名创投的A轮投资,由江风益教授和王敏博士联合创立晶能光电,专注于硅衬底LED技术的产业化。

 

历经十年艰苦,后又陆续获得新加坡淡马锡牵头的B轮融资、国际金融公司(IFC)牵头的C轮融资以及亚太资源牵头的D轮融资支持;又在金沙江等投资人的共同努力下,引进赵汉民博士、孙钱博士等多名优秀海归共同奋斗,晶能光电率先于全球成功实现硅衬底LED技术大规模产业化。

  更多相关资讯请点击搜搜led网站(wwwsosoledcom)或关注微信公众账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搜搜LED网无关。本网站对文中所包含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或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所有投稿或约稿,一经采用,即被视为完全授权,本网有权在不通知作者的情形下,在本传媒旗下平台选择调用。
【版权声明】「搜搜LED」网所刊原创内容之著作权属于「搜搜LED」网站所有,包括在标题后表明(本刊)字的均属本刊原创并已刊登杂志的文章,本着信息共享与尊重原创作者的原则,转载必须注明来源:搜搜LED网或《LED照明世界》或《LED屏显世界》,如有发现在未注明来源的情况下复制、转载或出版,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在线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LED网 | 微峰会 | 案例欣赏 | 微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北京InfoComm China 2025展会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粤ICP备09180418号

©2014搜搜LED网版权所有  >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
 
顶部微信二维码微博二维码
底部
扫描微信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
扫描微博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