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智能家居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照明设备由于在房间中分布最广泛、涉及的节点数量最多,因而被传统照明企业、创客开发者乃至“互联网+”的巨头们一致看好。不过,智能照明设备并不像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简单地在照明设备中加入智能程序就行了,而应该是一个拥有完善系统、兼顾创新技术和实用性的产品。然而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智能照明设备在技术上仍没有突破性进展,还仅仅是一个概念性产品。
政策利好智能照明迎来春天
近日,北京市住建委、市规划委、市市政市容委联合发布了《北京市推广、限制及禁止使用的建筑材料目录》,将包括白炽灯在内的一批不环保、能耗高、寿命短的建筑材料列入禁止使用范围。业内人士认为,这是LED照明行业的一个利好。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中国淘汰白炽灯路线图”,自2016年10月1日起,我国将禁止销售和进口15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用白炽灯。
业内人士认为,淘汰白炽灯的政策会给使用LED技术的智能照明产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方面,白炽灯退出市场给智能照明腾出了很大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LED及智能照明技术经过过去几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其不仅成本降低,价格也更加亲民,这些优势是智能照明产业发展的基础。
在全球技术研究公司ONWorld于2015年4月完成的美国1000名成年消费者在线调查结果中,约有1/5的受访者表示,会在未来两年内购买智能LED灯泡;预计到2019年,全球无线智能照明产品的出货量将达到4亿个,其中大部分产品为智能LED灯泡。
发展瓶颈产品实用性不强
消费者吴先生是一名智能产品发烧友,2014年年底他在网上订购了某品牌的一款智能灯泡,该产品可以通过智能遥控器实现照明设备的7色变换、音乐播放等功能,也支持用户通过移动设备中的应用软件(APP)来实现这些功能。“刚开始觉得很好玩,拿着手机躺在沙发上就可以控制电灯的开关,但时间一长就觉得没啥意思了,关键是不实用,家里又不是KTV,没必要变换照明颜色,音乐播放也没啥用,音质较差,只能播放一些预设好的音乐。”吴先生告诉记者,现在这个花了200多元买的智能灯泡成了他4岁儿子的玩具,家里来了亲戚朋友,儿子就打开这个灯泡给人家看看。吴先生觉得,单纯的智能照明如果不融入智能家居体系,就和普通的LED照明设备没什么两样,没有特别的实用价值。
记者在淘宝网以“智能照明产品”为关键字进行搜索,得到了6000多条产品信息,但其中真正称得上是智能照明的产品寥寥无几,很多都是普通的LED照明灯或集成照明设备。
记者在一款标价179元的智能灯泡信息中看到,该产品采用蓝牙4.0技术,能实现白光和RGB彩色光照明,通过移动设备可调节灯泡的亮度以及播放音乐。记者在该产品的评论中看到,一些购买过产品的消费者提出以下几点问题:该设备应用软件的功能不太丰富,并且蓝牙在连接过程中经常掉线,造成控制失效;蓝牙连接距离有限,若在复式结构居室内,用户拿着移动设备在二楼就无法通过蓝牙连接一楼的照明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