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数据显示,LED产业平均每年增长速度达到30%~50%。上市公司是行业里最典型的代表,从上市公司的统计数据来看,2014年上半年收入和利润是实现双成长。光荣资产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裁徐彤坦言,如此高速成长的行业在当今的经济环境下,实属难得。
中国是LED生产大国,也是LED消费大国。.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耿博表示,在这种大的市场和生产领域上面,一定要孕育出全球领导力量的龙头企业,从现在来看,可以通过金融的手段来帮助产生这种效果。
最近3-5年,LED产能逐渐从美国、日本及欧盟向中国大陆转移。在这个过程中,行业整合度也在提升,如果按上中下游来分析,在中游和下游的整合案例和强度会更高。
不过,在利用金融手段并购整合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困惑。
LED并购潮
从并购来讲,从2013年开始到现在,上市公司之间的整合案例非常多,上市公司发起近30家的行业整合案例。从这里看到的情况,目前还是大公司来整合小公司,从2015年之后,并购整合案例将会更加密集。
但可能会出现两种主要情况,第一个是原来定义的大并小,强并弱的模式不是唯一,还会出现强强并购或是强强整合;其次,LED本身更多是作为室内照明、室外照明领域的产品和产品线,或者是产业线的整合,但是接下来会出现的趋势就是跨界整合。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光,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已经不仅仅是眼睛去看环境的照明,现在应用越来越广,2015年开始,跨界整合的案例比例会进一步提高。
从金融的角度,有一个理论基础,现在LED市场虽然在成长,但是其实在毛利率和净利率的成长方面,很多企业还要下降,资金占用的压力将会更加明显。发生行业并购和整合的企业,将会采取两种最直接的手段,一是利用上市公司的资本市场的动员平台,二是产业力量和金融力量的整合,这是频发的行业整合的手段。
从中国现在A股市场的成熟度和金融投资市场的成熟度来讲,行业整合势在必行,市场空间很大,不过目前行业相对分散,而且大企业还不够多,每家企业都有可能通过一年或是三年时间的市场优势或是战略的优势,实现新的跨越,因为大家都是在一个类似的市值规模或是业务规模的起跑线上冲刺,为了更先一步,整合正当其时。
并购风险
从国内行业来看,以上市公司整合并购的案例是潮涌的局面,前三季度上市公司开展了13起重要的并购,交易总额达到47亿元,总量比较小,并购事件主要体现在中小企业中间。涉及的覆盖面有产业的上中下游、两岸三地,企业希望通过收购、参股迅速打破技术、专利壁垒,凸现规模优势。
然而整合并购也存在着一定风险,行业并购不一定可以达到1+1大于2效果,由上市公司搞的并购还是存在风险,需要更多的资源、金融服务机构的介入才可以实现并购之后,报表业绩的提升。
LED产业也是如此,企业并购无外乎追求做大做强,被并购者主要是寻求大树来帮助企业渡过一些“关口”。但是并购之后,企业之间的融合成为最大的障碍。少则需要一年半载去磨合,多则需要几年时间,甚至清空原有团队,最后只剩下一个“空架子”,这就是所谓的“内部矛盾”。
从目前的投资并购案例来看,很多嫁过去的企业并没有“活”得很滋润,而“娶媳妇”的企业,也并没有迅速壮大起来。“对于并购案例来说,并购首要解决的事情不是发展,而是决策权。”业内人士强调,这一内部矛盾如果没有解决好,轻则影响公司发展进程,重则影响整个公司的积极性,从而导致两家公司并购达不到1+1的效果。
另外,从目前资本链上的整体趋势来看,替代潮后的资本博弈呈现主要的局面,出现马太效应,大者恒大、强者愈强。企业持续发展需要面对,产业趋向成熟,即从技术竞争、产品竞争、渠道竞争到目前的资本竞争。
从目前整个市场的态势来看,特别是今年出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国外的大公司可能都在分,包括欧司朗、飞利浦等,相反的,国内企业正在整合。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并购融资总部执行总经理梁俊表示,分分合合主要目的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的是产业格局的调整、转变,并不是说分好或者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