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对于LED行业来说是充满动荡、喜忧参半的一年,这一年里,有的企业在积极寻找新的出路,有的企业在经历转型时期的阵痛,有的企业最终被淘汰出局。
人事变动、分拆、整合、官司、负债跑路、电商等是今年行业内的关键词,记者在此总结出今年影响力较大的十大热点事件,这些事件无不反映着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1、诺贝尔物理学奖
2014年10月7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日本科学家赤崎勇和天野浩以及美籍日裔科学家中村修二,以表彰他们发现新型节能的环保光源,也就是蓝色LED灯。评奖委员会在声明中称,“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为世界带来了明亮、节能的白色光源。
诺贝尔物理学奖专家委员会成员奥尔•伊戈纳斯表示,蓝色LED可以制造出白色光源从而改变人们的生活,但它的用途又远不仅于此。多年来,我们看到蓝光LED广泛应用于蓝色激光、光存储器的制造上。接下来,它还将大大改进我们的通讯设备。
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的颁奖词中表示,虽然这项发明仅有“20岁”,但它已经使人类获益匪浅。如果说白炽灯照亮了整个20世纪,那么21世纪将是LED灯的时代。
影响力:★★★★★
总结:LED研发的历史已经很长,红光二极管最早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绿光二极管也已存在多年,众所周知,红色、绿色和蓝色三色叠加就会得到白色的光,然而,蓝光二极管的研发却困难重重,这曾被认为是二十世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而蓝光LED的出现,正在改变照明工业的历史。目前,世界上四分之一的电力用于照明,蓝光LED以及LED照明的发明有助于全球节能。在许多不发达地区,LED灯依靠当地低成本的太阳能就能使用。对于全球15亿尚未能受益于电网的人口来说,这种新型光源带来了更高的生活品质。
因此,蓝光LED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对照明行业是一个非常利好的鼓舞消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个行业,对提升社会对LED的认知度、改善LED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提高政府对LED产业的扶持力度等,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雷士风波尘埃落定
2014年11月5日,雷士照明董事长王冬雷宣布已经全面接管万州生产基地,并称惠州市公安局已经对吴长江以挪用或侵占公司公款为由立案侦查。至此,长达三个月的雷士“内斗”风波暂时告一段落。
“雷士风波”不可避免地会对等待复牌的两家上市公司产生影响,这一点,王冬雷并不否认。王冬雷说,最近这三个月原本是光源销售的旺季。但重庆的工厂方面基本处于停工状态,也基本没卖产品,错过了旺季,不过对于雷士在芯片业务上的影响并不大,这些都是属于短暂影响,现在已基本消化。
王冬雷对风波过后的两家企业充满信心,他说,在LED转型的大背景下,德豪和雷士的深度融合,以及通过产业、资本上的手段,两个上市公司的未来,不管是产业增长还是兼并重组,都会有更多的想象。
影响力:★★★★★
总结:两家不同类型的企业融合需要一个过程,但是这个融合的过程将是艰难的。拿LED行业来说,上游的芯片,中游的封装,再到下游的应用,不是简单的“使用”,而是“好用”。
通过这次雷士风波,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最优秀的照明龙头企业,如果在企业的内部管理上面出现了问题,也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后续发展。
并购和入股是一把“双刃剑”,对企业而言,如果用的好的话,可以起到1+1>2的效果,但是,如果用的不好的话,有可能会是致命的打击。
3、飞利浦分拆照明事业部
2014年9月23日,飞利浦正式宣布,将公司一分为二,拆分为照明和医疗生活两家新公司,独立后的两家新公司将继续沿用“飞利浦”这一品牌名称。在当天举行的投资者和分析师大会上,Frans van Houten也表示,“我知道这个决定对飞利浦来说意义非凡,因为飞利浦正在转型,而我们认为,现在正是我们在战略上做出下一个重大举措的最佳时机。”
飞利浦为何在当前国内LED照明企业一心求大、求全之时,却反其道行之做起了“减法”,这其中到底蕴藏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战略布局,确实让人浮想联翩。
影响力:★★★★
总结:飞利浦在全球照明市场的品牌影响力及市场占有率都是最高的,然而近年来盈利能力没有与其领导地位相符,在面临不同行业环境过度竞争的情况下,EBIT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长期处于10%以下,特别面临是自来亚洲的挑战。
亚洲公司拥有更低成本和更高效率的优势,在电子和半导体产业发挥得淋漓尽致,当传统照明逐渐被LED照明所取代,正逐步侵蚀飞利浦照明的竞争力,也迫使飞利浦大动作分拆照明事业,调整组织结构积极应战。
对于飞利浦照明从集团分拆出来的消息,资本市场反应相当积极,投资者纷纷看好这一重组计划,分拆当天,飞利浦股价在阿姆斯特丹上涨0.81欧元,至24.31欧元(约合31.24美元),涨幅为3.5%,成为阿姆斯特丹股市当天为数不多的上涨股票之一。
飞利浦照明事业从集团独立后,将有助于降低飞利浦集团的风险,而独立出来后,它将拥有更自主的决策机制,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
资本市场的积极反应,也意味着未来资本追逐的不是搞多元化的企业,而是走专业化的企业。
4、三星LED照明退出海外市场
2014年10月27日,韩国科技巨头三星宣布,将退出除韩国之外所有市场的LED照明业务。中国三星公关宣传部有关人士次日表示,三星电子为了实现更加有效、集中的运营战略,停止韩国以外的 LED照明运营业务,今后将以韩国国内为中心进行资源整合。LED组件的相关事业,将继续在三星电子DS(半导体)部门的LED事业部进行。
分析称,三星的这一决定可能是受飞利浦决定分拆其照明事业部的决策影响。飞利浦、欧司朗历来是照明领域的领军企业,但飞利浦最近决定分拆其照明事业部,专注于医疗保健,似乎显示了在LED灯泡消费市场,大公司难以与更小的亚洲竞争对手竞争,尤其是中国企业咄咄逼人的恶性价格竞争。三星似乎也认为全球的LED改型灯具高度商品化和低毛利,得不偿失。
影响力:★★★★
总结:尽管眼下LED照明产品的需求依旧十分旺盛,但三星电子LED照明业务逐渐偃旗息鼓反映出其在竞争市场中并未占据上风地位,尤其是来自中国的制造企业在LED照明领域为三星电子的前进设置了多重障碍,从长远角度看该业务对于三星来说已经失去吸引力。
近两年,三星与国内多家照明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但大部分的合作关系都是三星销售LED封装组件,预计不会受到三星退出海外LED照明业务的影响。
三星的优势在于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退出LED照明是明智之举,这不仅仅是“战略收缩”,而是“快刀斩乱麻”,直接砍掉照明成品事业,卸下LED照明应用产品“包袱”的三星将把重心放在LED器件上。三星通过电子邮件声明未来将把业务发展核心放在电视机等背光显示的消费者产品上。此次三星的退出,意味着LED照明行业已进入行业整合的深水区,熬不住的人将会考虑退出,后面的竞争将更加惨烈。
5、晶电“迎娶”璨圆
2014年6月30日,LED磊晶大厂晶电与璨圆宣布将以换股方式进行合并,以3.448股璨圆换发一股晶电,换股后新晶电股本将超过新台币百亿元,“新晶电”将于今年底成形。
对于LED磊晶两强联手,外资出具的最新报告也一面倒给予赞扬,指出该宗合并案,对晶电、璨圆都是双赢局面。
晶电副总经理张世贤表示,LED照明应用需求旺盛,市场供需缺口扩大,藉由与璨圆的合作可以扩大专利优势,并达到技术上的互补,且根据合并广稼的经验,合并璨圆预计在1年内就可以产生效益。
影响力:★★★★
总结:晶电目前芯片月产能约90万片,不过还需要额外的35万片月产能才能满足现在客户在照明、背光的畅旺需求。如今吃下璨圆,晶电可望将月产能推升至130万片。此宗合并案双方都可获益。
然而,此事中受影响最大的可能是三安,虽然晶电副总经理张世贤表示,三安持有璨圆19.77%,未来可选择转换为晶电普通股或继续持有璨圆私募普通股。三安可能会跃升为晶电第2大股东,但由于2年内不会有董监事改选,今年暂不用担心,但这不代表三安在未来不会有更多的动作。
另外,此举对下游的LED封装厂恐有不利影响,因上游的供应商趋向大者恒大、选择更少。
6、电商交易火热
2014年11月11日,LED照明品类产品在电商平台当天共计销售达到4.5亿元,相比去年有了近四成的增长。以欧普为例,在“双11”前夜就完成了预售金额2500万元,总成交金额超过了9400万元。
双十一的成功无疑为LED照明企业的电商化转型注入了强心剂。业内人士表示,电商物流逐渐覆盖至更广阔的四五线城镇,农村市场的消费需求还在继续释放,因此借助电商之力 。
LED照明的市场将扩大数倍。在这些偏远地区或许比一二线城市更具领先的消费优势,因为后发优势,而且越是新兴市场越容易接受新的产品。
影响力:★★★★
总结:我相信双十一的火爆,已经让更多的LED企业把精力聚焦在电商平台上。
电商打破了线上线下商业界线,整合覆盖全国1000多市县的3万家线下门店,给传统渠道带来巨大的利益冲击,并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传统渠道的存在价值。
现在还有很多企业只是把电商作为营销渠道的一条,却不晓得电商未来的价值远远超出你的想象。现代营销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电商不只是渠道,更是数据,未来的电商一定是数据为王。
电商之所以被称为大数据营销,是因为通过数据的整合和交互才能体现出它根本竞争力的所在。
同样,O2O“线上+线下”的融合也首先是数据的融合,把庞大琐碎的数据转化成精准的营销定位,从而将自己“平台级”的整合服务功能发挥出来。
而这一点,LED企业自营的电商平台是不够资源去做的,必须依靠像天猫、京东、苏宁云商等这样的“大平台”。
7、亿光高层人事风云
2014年7月14日,亿光集团正式宣布,吴正喆和王兵兵不再在亿光担任任何职务,正式离任亿光集团。吴正喆原来担任的亿光照明总经理一职,由李建南接任,王兵兵的职务则由苏慧娴接任。据悉,李建南接手亿光LED照明在中国大陆市场的业务之后,将会保持基本状态不变,并深度走访市场,为亿光LED照明下一步的发展进行部署。
据了解,自吴正喆执掌亿光LED照明在大陆市场的开发以来,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共计开发了21个省级运营商,800多家核心经销商,3000多个分销网点,为亿光LED照明在中国大陆市场的快速成长立下汗马功劳,如此突然的人事变动不禁引起外界纷纷揣测。
影响力:★★★
总结:尽管亿光电子在上游LED芯片领域已经历经了三十年的沉淀,无论是产品技术,还是渠道销售模式,都已经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运作体系。但是在成品应用领域,却可以说是一个新手。
在亿光照明初入LED成品领域之时,被喻为营销鬼才的吴正喆采用高举高打的旋风式营销手法,将亿光照明带入了无限风光。然而,风光背后却藏着无穷的隐患,此种营销模式恐怕难以给亿光带来长久发展,吴正喆的出走似乎也是意料之中。
职业经理人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在LED照明相对混乱的时势下,很多时候是因为非传统照明企业为求突破应用端的发展而急于促成的合作,双方对行业的理解和企业发展的理解上是有很大差距的。
所以,企业在选择职业经理人的时候,要保持应有的发展路线,充分考虑全盘的规划和可支配的后勤资源响应力。
8、欧司朗全球裁员
2014年7月29日,德国欧司朗照明有限公司宣布,为缩减开支,将在德国及德国以外裁员7800人。欧司朗有关人士说,公司董事会已作出决定,将采取恰当措施,在今后两个财年内缩减开支2.6亿欧元(约合3.5亿美元)。
欧司朗监理会主席Peter Bauer曾表示,新型照明产业除了飞利浦和GE照明等老对手以外,卧虎藏龙,想要击败更多对手,公司规模必须进行"精简"。
影响力:★★★
总结:实际上,欧司朗从2012年就开始大规模地裁员和撤厂,有分析人士指出,欧司朗之所以缩编,是因为传统灯泡和荧光灯管等传统业务销售不理想。
随着LED产业的高速发展,传统照明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欧司朗大刀阔斧进行裁员并不只是为了缩减开支这么简单,更是为了进一步调整产能结构,适应行业发展的趋势。
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长期生存和发展,必然会经历发展战略、管理方式、商业模式、治理结构、产品布局、资源配置等变化过程,这是所有企业实现持续发展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这个变化的过程是企业不断取得竞争新优势、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过程,也是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
9、GE弃家电保照明
2014年9月8日,业务涉猎广泛的美国跨国企业通用电气(GE)宣布,将退出家用电器行业,将把旗下的家电业务,以33亿美元的价格转让给瑞典伊莱克斯公司,并将照明部门作为通用电气唯一保留的消费品部门。而后,传言称GE还将出售其照明部门,但GE照明发言人表示:“出售给伊莱克斯的GE家电部门不包含GE照明部门,GE照明将继续成为通用电气的一部分。”
GE照明(中国)技术总经理高明在11月初表示,GE作为照明领域的老牌公司,不会退出中国市场,出于战略上的考虑,将会减少通用照明的发展,专注于商业照明、户外照明等专业市场。高明坦言,国内照明行业竞争非常激烈,GE跟国内的公司在价格的比较上,毫无优势可言,所以在策略上会把专业性这个优势 和本地的业务结合起来来考虑。
影响力:★★★
总结:GE的创始人是电灯发明人爱迪生,作为GE的核心业务和重要品牌,GE照明有着纯正血统和悠久历史,然而,相比一直保持良性发展势头的飞利浦和欧司朗,GE照明近几年的战绩要逊色得多,而且一直被超越,改变迫在眉睫。
GE此次“弃家电保照明”表明其正在进一步加快业务结构的转变,对照明的发展前景还是相当看好的。从近期的动态来看,GE正在进一步涉足商业照明、植物照明、可见光通讯等领域,另辟蹊径超越对手的企图明显。
但在中国市场上,尤其这2年来,业界很多人士并不看好GE的发展,包括GE自己的代理商,目前,市面上LED产品的品种越来越多,而GE在中国市场基本上还是以传统照明产品为主,LED产品品种并不多,很多GE的代理商表示,GE的LED产品只能做“备胎”,因此,在中国LED市场上GE已经远远落后飞利浦与欧司朗。
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照明行业,高明此时表示在中国市场上GE要明确自己的定位,总是给人感觉在战略上慢飞利浦与欧司朗一步。
10、茂硕电源收购方正达
11月18日茂硕电源发布公告,公司拟以每股8.64元的价格定向发行1870万股股份并支付3009.60万元现金,购买方笑求、蓝顺明合计持有的湖南省方正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55%股权。同时,公司拟以同样的价格向宗佩民、曹国熊各发行311.665万股股份,募资5385万元用于支付现金对价及中间费用,剩余部分向方正达增资。
方正达主营柔性印制电路板(FPC)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LED节能照明领域,而FPC新的应用领域是移动智能终端及可穿戴领域。方正达未来的发展战略,除在LED照明领域巩固和扩大目前的市场地位外,还会加强技术研发,逐步加大在移动智能终端和可穿戴设备领域FPC的投入,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影响力:★★★
总结:茂硕电源与方正达在LED市场中有一定的客户资源互补,本次收购完成后,两者可协同互补,共同进行对客户的开拓、渗透以及销售渠道资源的整合,有利于在业务上进一步优化,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另一方面,随着智能终端产业链向中国转移,未来方正达有望逐步切入更具爆发力和弹性的消费电子市场领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茂硕电源此次收购方正达,是其在绿色照明与新能源领域战略布局的开端,其野心可窥见一斑。
资源整合、涉足新领域是配件厂商转型的良好开端,如果在未来取得不错的成绩,将有可能成为国内LED产业转型的优秀范例。
本文为搜搜LED网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