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研发的低反射Micro-LED透明显示屏。 (厦门天马 供图)
一块透明的屏幕,如何做到显示效果不受光线影响?不久前举办的2023SID(国际信息显示学会)显示周上,天马微电子展示了业界首款9.38英寸透过率可调的Micro-LED显示屏——可根据环境光的强弱,自适应调整透过率。
“与光共舞”的背后,是天马在Micro-LED显示领域的抢先布局。位于厦门火炬高新区的天马新型显示技术研究院,是天马研发Micro-LED技术的攻坚平台。
眼下,天马新型显示技术研究院正紧锣密鼓地推进全制程Micro-LED实验线建设,通过打通 Micro-LED核心工艺,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掌握量产技术。
建设实验生产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天马新型显示技术研究院院长秦锋表示,他们将充分利用厦门在显示产业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联动产业链上下游及顶尖科研院所,通过生态圈集聚资源,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助力厦门打造新型显示产业高地。
潜心攻关 “巨量转移”技术是关键一环
作为当今最前沿的显示技术之一,Micro- LED可以说是显示家族的“六边形战士”,它具有高亮度、高对比度、寿命长、低功耗等优点,并且可以实现无缝拼接的效果。
不过,Micro- LED商业化仍面临成本较高的难题。究其原因,有许多技术瓶颈有待破解。其中,“巨量转移”技术是关键一环。所谓“巨量转移”,指的是“把数百万甚至数千万颗微米级的LED晶粒,正确且有效率地移动到电路基板上的过程”。
这一技术难题,正是天马新型显示技术研究院的攻关重点。秦锋介绍,研究院依托天马全球领先的LTPS TFT背板技术,重点研发巨量检测、巨量键合、巨量修复、封装模组制程等基于TFT基板的巨量转移相关技术,聚力提升转移的效率和成功率。
“科研是不断试错的过程,经过前期的反复试验、论证,目前我们的工艺路线正在不断聚焦,为后续的实验线点亮奠定了基础。”秦锋说。
串珠成链 将覆盖全制程的实验线落地
Micro-LED产业链链条长且技术门槛高,对于天马新型显示技术研究院而言,要将覆盖全制程的实验线落地,打通上下游、贯通供应链是重点。
在秦锋看来,厦门相对完善的产业生态,为实验线的“串珠成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能。“厦门平板显示产业基础良好,聚集优势明显,例如,在产业链核心环节的LED芯片领域,就聚集了三安、乾照、士兰微等领军企业,这不仅便于就近配套、缩短供应链半径,而且有助于提升实验线的开发效率。”
秦锋介绍,天马此前牵头发起了Micro-LED生态联盟,通过把行业上下游团体组织的力量集合在一起,推动技术攻关,进而促进Micro-LED产业的集聚、健康可持续发展及商业化应用。
在与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的同时,秦锋还带领团队频频参加行业峰会、深入车厂等终端应用企业调研,捕捉消费市场新动向,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开展研发设计。
市场在变,需求在变,产品在变,不变的是创新制胜的精神。秦锋说,随着“万物皆显示”时代的到来,显示屏将赋能千行百业,集成更多功能,衍生出更多形态,天马新型显示技术研究院也将紧跟变化,以技术创新拓展显示应用的边界。
【名片】
天马新型显示技术研究院
天马新型显示技术研究院于2022年7月成立,总投资11亿元。该项目依托天马全球领先的LTPS TFT背板技术,在厦门建设一条从巨量转移到显示模组的全制程Micro-LED实验线。
天马自2017年开始布局Micro-LED技术,现已完成多类前瞻技术开发,可广泛应用于车载、拼接屏、航空航天等领域,目前已有透明、拼接、柔性等多款Micro-LED显示屏产品取得多项成果与创新奖项,在透明TFT背板、无边框TFT背板技术方面处于业界领先地位,拥有百余项专利技术。
【记者手记】
“龙头”舞起来
创新产业链“活”起来
此次采访,两个关键词令记者印象深刻。
一是“前沿”。天马新型显示技术研究院院长秦锋在显示行业深耕近20年,见证了国内显示厂商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自主创新的过程。他对前瞻布局前沿技术的重要性深有体会,正如他所言,“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必须抢先一步,才能赢得先机。研究院建设全制程Micro-LED实验线,是天马抢占新型显示产业发展制高点的应时应势之举。”
二是“融合”。尽管是企业设立的研究院,但从建设思路来看,天马新型显示技术研究院更像是一个创新联合体:一方面,它将吸引国内外优势企业、顶尖高校、科研机构入驻或合作,打造企业创新资源开发共享和融合的创新机制;另一方面,将通过培育一批本土化的高水平Micro-LED显示技术的研发队伍,把国内外的前沿研究成果与厦门显示产业相融合。
“龙头”舞起来,创新产业链才能“活”起来。期待有更多像天马新型显示技术研究院这样的创新平台涌现出来,为高质量发展打造新的增长极和动力源。
(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