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3月14日,有媒体报道,全球半导体硅晶圆(半导体硅片)市场持续紧张,虽然台湾硅晶圆三雄环球晶圆、台胜科技与合晶科技都陆续与客户签订长期供货合约,但去年下半年第一波调涨价格的一年期长约即将迈入换新约议价阶段,合晶科技、台胜科技都将调涨新合约报价,涨幅逼近一成左右,同时环球晶圆也将逐步调升报价。有业内人士指出,这新一轮涨价潮背后,主要原因便是台积电、英特尔、三星等一众晶圆代工/IDM厂商的大幅扩产步伐。
实际上,IC端价格的上涨与晶圆产能息息相关,相关事态要追溯到2020年Q3。晶圆产能吃紧、封测产能爆塞,逐渐成为IC暴涨缺货的重要诱因。成本压力的传导,势必连带影响到显示驱动IC市场。
加之,车载芯片、5G等有更高增长空间、更高毛利率,产能与显示驱动IC需求高度重叠,必然会挤压显示驱动IC的经营代工和封测产能。虽然全球芯片制造商都在积极扩产,但是目前缺芯问题仍未完全解决。
2021年,LED行业产品价格呈现持续上涨态势,由于原材料面临供需关系紧张的局面,产业链上下游厂商均不同程度上调了原材料价格,其中包括LED显示驱动IC、RGB封装器件、PCB板材等上下游原材料。国内相关企业如利亚德、洲明科技、艾比森、木林森等多次上调产品价格,平均涨幅在5%左右,其中极个别短缺产品价格的涨幅高达30%。更甚的是,在大缺货的背景之下,所有的大厂要付全额的保证金+签协议才能保证拿到IC产能,甚至到了有市无价的地步。
从成本承受力角度看,LED中小企业多数在采购端话语权不强、库存规模有限,且采购协议期限往往偏短;同时其在终端销售端,本身利润就更为微薄,产品价格偏低。LED行业涨价潮如果来袭,对很多现金流缺乏的中小企业来说,必将首当其冲。
此外,市场上也有一种声音认为去年驱动IC涨价潮有囤积居奇、投机炒作芯片的行为推波助澜,2021年,由于涨声不停,特别是IC端涨价与缺货带来的影响,许多LED工程屏项目被迫延后,相关厂商苦不堪言。2021年年底以来“缺芯”问题已有所缓解,但受疫情反复影响,2022年以来,半导体供给持续紧张,集创北方率先发布涨价函,难免让LED显示屏企业紧绷神经,对于此轮涨价会不会传导到下游,其他驱动厂商是否会跟进,终端屏企是否引起联动,后续影响几何,仍需进一步观察。
近期,全国本土聚集性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俄乌战争爆发,加之经济制裁,导致国际市场供应链断裂。在国内疫情反复、国际环境错综复杂等因素影响下,很多中小企业担心,某轮的价格涨跌可能会引发新的一轮市场重新洗牌,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恐怕要在夹缝中求生存。无论如何,LED显示屏企业要未雨绸缪,应更加积极、更加智慧应对有可能到来的涨价潮,多措并举应对常态化疫情防控并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在“5G+8K”“百城千屏”“东数西算”等政策的加持下,抓住重要战略发展机遇期,推动技术创新,不断拓展和突破,挖掘新的潜力发展空间,这样才能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