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半导体业现正处于加快提高国产化的阶段,尤其是部分非尖端工艺需求的领域。例如华为虽然去年受到禁令打压,但仍未放弃海思和半导体业务,甚至有消息称华为去年就成立专属部门切入面板驱动IC领域。
此外,去年有消息称华为2019年开始就进行面板驱动IC相关研发,还与京东方展开合作在去年下半年实现了海思首款OLED驱动IC 的流片。
据了解,OLED驱动芯片的制造难度相对较大,我们常见的手机等产品中OLED屏幕往往都是那个价值最 高的部件,例如苹果 iPhone12 Pro的OLED屏价约70美元,比起A14仿生芯片的40美元更高。
据悉,由于OLED面板IC芯片的限制,大多数OLED驱动芯片都需要专门根据屏幕定制,因此代工厂很难大规模量产,再加上原材料方面成本较高,最终会导致 OLED 驱动芯片溢价严重且产能紧张。
尽管OLED屏幕逐渐成为各智能设备厂商显示屏的“第 一选择”,但事实上,OLED屏幕的重要零件OLED驱动芯片正面临制造困境。
一方面,OLED驱动芯片制造不但工艺复杂,而且OLED驱动芯片制造技术难度较高。不仅如此,由于不同的产品需要不同规模的OLED屏幕,因此每个OLED驱动芯片都需要定制,芯片代工厂无法大规模量产。
另一方面,OLED驱动芯片较普通芯片更大,能获得的利润更少。无论是在智能汽车上的屏幕还是在烤箱上的屏幕,制造商都希望它们的OLED驱动芯片越小越好。因为所有芯片都通过切割圆形晶圆制成。所需要的芯片面积越小,同一块大小的圆形晶圆就可以切割更多的芯片,厂商也能从中获得更大的利润。
此外,OLED驱动芯片制造的成本价格也正在上涨。CW Chung提到,“所有制造芯片需要的投入成本,无论是硅和金属等原材料,还是电费,这些价格都在上涨——无论你制造的是先进的芯片组还是简单的处理器”。
OLED驱动芯片制造成本也逐渐被制造厂商转移给消费者,搭载OLED屏幕的电子产品销售价格将进一步上涨。
由于这些原因,能制造OLED驱动芯片的公司寥寥无几。
目前,OLED驱动芯片在价格、产能上逐渐呈现短缺的迹象。在OLED驱动芯片代工的行业,韩国拥有九成市场的份额,三星占有全球一半的市场。
而国内无论是在OLED屏幕上,还是OLED驱动芯片上都在依赖韩国进口。不仅如此,国内厂商在OLED驱动芯片市场上的占有率不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