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过去的半年多时间看,LED显示屏行业可以说是热闹非凡,一派勃勃生机的景象。小间距持续火热,市场应用不断扩大,COB与透明屏引发行业人士热议未平,Mini LED又引爆新的热点。各种研究机构,出炉了行业方方面面持续向好的数据,最直接的体现是,LED显示屏行业几大上市公司公布的一季数据,大多数企业的净利润都呈上升趋势,个别高达385.12%!而近日几大上市公司公布的年中业绩预告,也是清一色的预喜。如此看来,LED显示屏持续向好的局面,已是大势所趋,LED显示屏行业持续稳定地发展,其势俨然不可挡。
六大上市LED显示屏2018年第一季度业绩表
但是,在行业表面欣欣向荣之际,不少企业也感受到了一股潜藏着的“寒流”正在底下涌动。暗流涌动之下,我们的企业可能危机重重,若是处理不当,应付不妥,企业有可能面临“倾覆”的严重后果。
而其中严重威胁企业正常经营的头号杀手,无疑就是“钱”!当前市场上已经喊出了“现金为王”的口号,在融资难的环境下,缺乏现金正成为严重威胁企业生存发展的最大隐患!
众所周知,LED显示屏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三角债”的问题,这种运营模式是我们的基本“行情”,本来就给我们的企业发展埋下了巨大的债务安全隐患,而今,这种危机正可能由于对现金流的管控不当,导致企业出现经营危机。当前行业,我们无需讳言,绝大多数企业都闹起了“钱荒”,一些企业缺钱已经到了危及生死的关头。一旦资金链断裂,企业倒下那是无可避免的事情。而且,更为可怕是,如今行业内不但中小企业缺钱,上市企业同样面临着现金流的紧张。我们仍以上述几家上市企业为例,在六大市企业里面,从2017年年报看,企业的现金流多少还有结余,但到了今年,从一季度公布的情况看,六家上市企业,已经有四家出现了现金流净额为负数。
数据来源于上市公司2018年第一季度报和2017年年报
现金流告急,已经给行业敲响了警钟。而近期联建光电对外发布的一系列公告,更是令人感到“惊心动魄”:6月28日,联建光电发布公告称,为满足日常经营发展需要,为业务发展提供资金, 公司于第四届董事会第四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对外借款的议案》,同意公司向自然人武少勇借款人民币 40,000,000 元,期限为不超过3个月,借款实际发放日与借款起始日不一致的,借款起始日以借款实际发放日为准,借款期限随之顺延。然而,此公告发出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7月18日联建光电再次发布了对外借公告称, 公司于第四届董事会第四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对外借款的议案》,同意公司向个人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借款人民币5,000万元。
上市公司尚且对现金如此紧缺,那其他中小企业的处境,也就可想而知了。我们必须正视这样的现实,企业对运作资金的渴望,并非个别企业而已,它可能是大范围的,且上中下游企业,都涵盖其中。
(图片来源于网络)
谁能想到,在小间距、COB、Mini LED、透明屏等各大细分市场迎来蓬勃发展之际,企业却面临着生死攸关的境地呢?
近年来,融资难一直是困扰着大多数中小企业的问题,一些中小企业希望通过登录“新三板”来解决资金问题,然而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进入了这个平台,结果却不是十分理想,以致一些企业进入又退了出来。为解决资金问题,更多的中小企业都是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渠道借钱,有的不惜借了高利贷。靠这种方式维持运营的企业,无异于饮鸩止渴,面临着重大的经营风险,一旦企业经营的过程中遇到点意外,往往后果不堪设想。
事实上,钱荒已不仅仅是我们LED显示屏行业的事情,其他行业同样无可避免,就连一些融资渠道平台也同样面临着同样的困境,如P2P网贷平台今年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相关数据显示,今年6月以来的50天内,已有163家P2P网贷平台出现提现困难、老板跑路等问题。
另外,在宏观层面,国家今年已将化解金融风险作为主线,在此背景下,融资难问题将会更加突出。因此,我们LED显示屏企业想要避免这种风险,就得注重资金的回流,以保证现金流的充足。对LED显示屏企业来说,由于LED显示屏属于工程性的产品,一些大型的工程项目普遍采取预付款的方式,业主先付一部分款项,工程竣工再结清尾款。而由于工程项目普遍时间跨度较长,会给企业造成极大的资金压力。更可怕的是,一旦工程出现什么问题,我们企业往往还会面临无法收回尾款的局面。而如果我们企业能够从自身出发,加强自家产品的质量管理,便可以最大限制度地避免这种情况,从而保证及时回款。
除了企业自身的努力,或许我们还可以依靠团体的力量,例如通过行业牵头,联合起来建立起一套有利于促进产业发展的中小企业专项扶持基金。这种通过成立专项基金的方式,可以帮助那些有需要,且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如果我们能够建立起这样一套机制,那无疑是广大中小企业的福音。
而现在,由于钱荒严重,业内有人预测,行业的又一轮洗牌有可能提前到来。这个判断是否正确,时间会验证。可以肯定的是,我们企业无论大小,若想发展下去,必须管好自己的“钱袋子”,开源节流,加强生产管控,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也只有这样,或许才能最大限度地缓解“钱荒”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