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屏的“锅”究竟是怎么回事?
上半年,OLED电视烧屏的最重要的案例主要是这个:在韩国仁川机场用的一台OLED电视因为长期显示飞行信息而烧屏,结果供应商给他们换了液晶电视用。这款OLED产品为2018年新款,年初才安装。由于长期显示航班信息,虽然页面频繁切换,但顶部导航栏基本不变,产生了一条较为明显的白色横线贯穿。——大屏君觉得,这个“OLED换液晶”很是丢人。但是也未必是供应商的主意,很可能是“用户方”的要求。
对于这一案例,大屏君研究出一个很有意思的结论:现场不是一台OLED电视,但是出现烧屏的却是一台产品。如果这就让OLED技术背锅,显然有失公道。这个案例,看起来更像是技术成熟度与稳定性不足导致的“产品个体差异”的极限化表现。
烧屏到底是啥?其实有两种原因!
对于烧屏问题,最早被关注是在等离子电视技术上。但是,此前的CRT电视其实也会烧屏——只不过没有第二种产品选择,市场只能假装没有这个问题。对此,大屏君觉得等离子PDP电视和OLED电视有点“生不逢时”,他们赶上了液晶技术的竞争,所以“烧不烧”就成了竞争力,被广泛关注。
目前网络上对于烧屏的解释基本是像素点“不均匀老化”的结果:即,显示一些画面,尤其是长期显示静止画面的时候,一些像素高亮工作、一些像素亮度比较低,甚至被关闭。这就产生了线条或者“台标”烙印。
对此,大屏君注意到,一些网友已经提出疑问:既然是“像素不均匀老化”,那么出现的烧屏烙印更应该是“颜色和亮度变暗”,为何很多烧屏的现场照片显示“烧屏部位反而变亮”了呢?这其中的学问就在于,烧屏其实有两种原因,三大类型。对此,请听大屏君细细道来:
烧屏的第一种原因是“发光材料老化”,比如等离子电视的荧光粉或者紫外线激发装置、OLED电视的OLED材料。这部分的老化一般的反应是屏幕显示画面时,相应部位亮度不足。
烧屏的第二种原因是“驱动结构老化”。无论是等离子电视还是OLED电视都是“像素自发光”结构。这导致像素点持续消耗电能——也就是业内常说的“电流驱动”。相对而言,液晶电视的屏幕像素点只是一个光阀开关,“使用电压驱动晶体转动角度位置”的工作方式,本身能量消耗很小——液晶电视的耗电主要体现在背光源上,即业内所讲的“电压驱动”。
作为驱动器件,它的工作状态是不是一生不变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尤其是电流驱动的组件,其自身做功比较高,容易导致器件老化甚至失效——在LED显示大屏,这种自发光显示产品上,不是很容易见到局部“亮线、暗线”这类驱动损伤式故障吗?这种驱动器件的老化或者稳定性下降,往往可以导致烧屏印迹高亮化的现象。
所以,大屏君要重点指出,所谓烧屏的“不均匀老化”,其实包括驱动的不均匀老化和发光体的不均匀老化两种情况——这是烧屏现象的两种原因。而且有时候,有些烧屏现象,混杂了以上两种原因,这就成为了第三种混合型的烧屏类型。
当然,对于用户而言,无论你的烧屏原因是什么,结果都是一样的。但是,对于厂商而言,不同的烧屏原因则意味着不同的应对策略。
如何解决烧屏问题,妙招不少
在电视等显示设备的烧屏问题上,经常可以看到厂商说“通过软件算法解决”。或者说,软件算法成为露面最多的“烧屏克星”。但是,软件算法真的这么重要吗?
首先,大屏君认为,解决烧屏问题最根本的方法应该依赖于“良好的基础产品质量”。比如,在等离子电视的荧光粉问题上,有机荧光粉和无机荧光的寿命和稳定度显然不一样。在OLED电视的发光体材料上,不同的材料和不同的工艺技术,也会导致“寿命”和“稳定性”差异——尽量研发更高寿命和稳定性的OLED材料,这才是解决“发光体不均匀老化”问题的根本。
同时,在驱动器件和技术的选择上,坚持高稳定和冗余性是基本的原则。比如,如果要求OLED单一像素点亮度更高,就需要对这一像素点的驱动线路的载荷能力提供更好的“电子迁移率”指标。这一指标也是金属氧化物TFT与非晶硅TFT的最核心性能差异。即不断改进驱动部分的承载能力,是阻止“非均匀老化烧屏”的根本之一。
以上这两个方面,对于OLED显示技术而言,着重体现为“产业链体系的成熟度和经验”上。即随着OLED产品研发的不断深入,不断改善和提高的OLED材料、必要驱动部件和材料,工艺的技术水平,是可以预知的事情。
第二,大屏君均当然也认为“软件算法”很重要——但是,并不是指那种“通过抖动画面的位置”,“降低台标部位老化”的软件算法,而是指“器件寿命管理”的软件算法。
一旦OLED材料、驱动器件,具有了较高的寿命和性能冗余,完全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得知“局部的工作强度累积值”,并通过软件算法的方式,利用性能冗余实现“不均匀老化后的性能补偿”。——这种软件算法,更类似于“每个像素点的工况管理”,是一种主动克服烧屏影响的技术,其效果自然是非常显著的。
但是,大屏君特别要说明:软件算法的有效性,一定是建立在“材料和器件”自身的性能高度冗余上的。没有材料、工艺等技术的进步,软件算法“能算计谁啊”?而OLED电视“材料和器件”的进步,则是产业成熟度的“关键标志”。
也就是说,大屏君认为,OLED电视的所谓烧屏问题,更多是产业初期,工艺、材料和经验积累不足的产物,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熟度的提升,其显示效果必然更为出色——甚至,这一规律也出现在“LCD”电视的历史上!
扒点黑料:谁说液晶电视不烧屏
对于OLED电视烧屏的批评,主要是针对液晶电视不烧屏而言。但是,大屏君要指出,液晶电视可不是天生不烧屏的。
一方面,液晶电视也会出现点缺陷、线状画面缺陷、片状画面缺陷。因为,在应用过程中,虽然液晶是电压驱动,但是也难保证驱动结构不会出现超过正常范围的“老化和性能损失”,进而出现显示屏上的重大故障。
另一方面,液晶电视的成像依赖于背光源系统。早期的冷阴极背光系统,则可能出现“局部灯管老化、亮度衰减”的问题,在显示屏上呈现出水平状的亮度不均匀;后来的液晶电视大量采用LED光源,而LED光源采用的众多灯珠也难以保障衰老曲线的完全一致,或者个别灯珠不会失效——一旦出现如上问题,液晶电视则会出现片状的亮度不均匀问题。
对于LED背光的液晶电视,如何解决以上“非均匀老化”问题呢?答案是通过冗余性的性能和寿命设计,依赖软件算法调节不同LED灯珠的状态,达到较为同一的背光效果——这一点和OLED电视上的防止烧屏效应的技术“思路一致”。
或者说,我们今天所谓的液晶电视不烧屏的神话并不是“必然”的,而是基于液晶显示技术的高度成熟性的。正是二十多年液晶电视的发展史,让液晶显示技术有了今天这样近乎于过剩的性能和稳定性。比较而言,OLED电视还处于初创期,它的发展和成熟还有待于时间上的积累。大屏君很喜欢这句话“莫欺少年穷”。因为少年才是未来。液晶虽然美好、甚至完美,但是她毕竟属于昨天和今天这个时代,而OLED电视则属于明天,属于下一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