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脚印”——数码点火
还记得开幕式上神奇的“大脚印”吗?由焰火组成的29个巨大彩色脚印沿着中轴线一步一步踏入鸟巢,拉开了第29届北京奥运会的序幕。点燃这29个大脚印采用了数码点火的方式,由电脑控制,短时间内就能点燃所有焰火,并保证焰火可以在短短几秒钟之内横穿3.5公里。尽管采用的还是传统焰火,但是经过数码点火,焰火在整齐度上就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视觉效果。
卷轴——LED
巨大的卷轴在场地中央缓缓展开,向世界诉说古老而悠久的中国历史和文明,如此壮观的场面是如何呈现的呢?原来LED功不可没 ,非凡的光影效果为本届奥运会开幕式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被广泛应用于演出的LED在这里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创历届之最。开场的画轴打开在一个巨大的LED屏幕上。屏幕长147米,宽22米,是科技含量最高的一个巨大平台,构成历届开幕式面积最大的一个舞台,上面铺了4.4万颗LED。
LED制造的光影效果和表演密切结合,幻化出各种图案,将观众引入梦幻般的世界中,跟随着其不断变幻,穿越古今。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LED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虽然整个开幕式的时间很长,但蓄电池等科技攻关技术解决了LED的能源难题。
能屈能伸的“地球”——铝合金材料
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舞台中央有一个6层楼高、直径约20米的“地球”缓缓升起。这么大的“地球”究竟要先藏身何处呢?原来,这个“地球”是先压缩在地下的。演出核心的中心舞台,是一个直径20米的升降台,藏在体育场中央的巨大“地坑”中,“地坑”顶端的盖板可以平移。卷轴和“地球”都从这个“地坑”升起。
也就是说,球体结构必须是柔性的,放在地面时是椭圆形,被上面的钢丝拉起后才会变成球形。升降台升起球体之后,演员需要在球体的立面上表演,因此升起后又需要具有很强的稳定性,才能保障演出在安全的前提下呈现应有的效果。依赖高科技的铝合金感光材料,让“地球”可以自如变形。
变幻无穷的自然——多媒体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在巨大的卷轴上空,“飞鸟”与“鲸鱼”自由自在地翔游,如梦如幻的场景又是怎么形成的?原来此次开幕式使用了万相多媒体装备,它可以利用电脑把文字、图形、影像、动画、声音及视频等媒体信息都数位化,再整合在一定的交互式界面,才能在鸟巢的顶部营造出上千平方米的屏幕,显现出“鲸鱼”自在游动的清晰画面,将整个场馆瞬间变幻成活灵活现的自然世界,传递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奥运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