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的到来,各新闻媒体纷纷曝光各行业的假冒伪劣产品,其曝光的产品和数量之多,令人瞪目结舌。也许,我们都没有想到,曾经在饿了么吃过的饭、在北口义齿做过的假牙、在易拍网买过的二手车......,竟会是质量有问题的三无产品,现在想起心里铁定是汗涔涔了吧。笔者作为LED人,借此契机,也想扒一扒我们LED显示屏行业的“假”。
但是,如我们所见,LED显示屏并非普通的消费品,它既是电子产品,也是一个工程项目,所以,相对于LED照明产品的打假风潮一浪高过一浪,我们的LED显示行业总是显得那么风平浪静。那么,我们的LED显示行业到底存不存在“假”?“假”在哪?下面,是笔者走访企业的一些看法。
LED企业大咖谈“打假”
杭州美卡乐光电有限公司总经理江忠永:LED行业跟其他行业不太一样,很难说存不存在假。因为行业还不是很成熟,产品缺少标准和规范。什么叫假?一种是质量没达到水准,即我们认为的产品质量不够好,因此,在没有国家或者行业的标准去要求的话,说假与不假,很难界定。还有一种是打别人的商标,假冒他人的产品,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少,毕竟行业的圈子很小,大家都比较熟悉,假冒别人的东西应该比较少见。
深圳易屏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智:LED显示行业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很多规范没有很好地树立起来,很多测量的标准和定义也没有统一,国家也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确实比较混乱。比如同样一个亮度值,每家企业各方面标准都不同,所以不能说是真还是假,只能说定位的标准不同,测试的方式不同,存在差异。因此,关键是看一个企业的定位、良心和对产品的重视程度。
深圳市皇家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富松:所谓的“假”,我认为我们行业还谈不上,主要是偷工减料,产品用的材料没有一个标准。比如说一个PCB有三个标准,1.6、1.2和1.0,每个厂家对它的品质要求都不一样,用的材料也不同,但这并不存在真还是假的区别。
浙江英特来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监王爱民:随着行业的产能过剩,LED显示产品供过于求,一些为了利润而偷工减料的企业便乘虚而入,靠压低价格来攫取市场份额,其实他们的质量并不过关,所以无所谓“假”与“不假”,关键还是质量问题。
行业真假难界定,质量问题是祸首
显然,LED显示行业到底存不存在“假”,很难界定。一般而言,“假”分为两类,一类是假冒产品,即产品在制造时,逼真地模仿别人的产品外形,或未经授权,对已受知识产权保护的产品进行复制和销售,借以冒充别人的产品。这种情况如江永忠所言,并不多见,毕竟圈子就那么大,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另一类是伪劣产品,这类产品的质量、性能指标达不到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所规定的要求,甚至给消费者带来安全隐患。通俗来讲,就是“以次充好”,用劣质的材料冒充、标榜知名大牌。
众所周知,LED显示屏行业准入门槛低,很多只想“捞一笔”的小规模、小作坊企业进入行业之后并没有以技术研发为先导,而是在面对市场激烈的竞争以及原材料成本上升所带来的压力时,不惜以牺牲产品的质量为代价,一味依靠价格战进行竞争。这种盲目的进入以及低端竞争,导致了整个LED显示屏市场混乱无序、难以管理。
同时,当前的LED显示行业从诞生到现在只不过走了仅仅数十年,总体来说还是比较“新”,国家在对于LED显示产品的行业标准定义上没有一个明确的法规和规范,也许同样的一款LED产品每家企业的生产标准都不同,这也导致了LED显示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和市场混乱。
因此,毫无疑问,LED显示行业是后者。举个例子,比如业内的一家生产显示屏的企业,对外宣称所有的产品均采用科锐的芯片进行封装,实际上它只是一部分采用;又比如,一家企业标榜他们产品采用的都是巴可的灯珠,而实际上只是选用了一点“边角料”而已。
近些年,关于LED显示屏质量问题方面的负面报道屡见报端也就不足为奇了。比如,LED显示产品抽查、质检不合格出口遭退,LED舞台显示屏倒塌,LED广告屏频频失火等。此外,据了解,由于部分LED显示屏产品盲目追求大面积、高亮度,造成严重的光污染直接干扰机动车驾驶员视线,形成事故隐患,也影响了居民正常生活和夜间休息。2015年10月29日5时30分许,在广西体育中心内,正在为蔡依林演唱会搭建的LED显示屏连同舞台灯架突然坍塌就是一个因质量问题到导致的悲剧。
对策?树立品牌,提高质量
我们并不怀疑粗制滥造,廉价低劣,是当今中国制造业的通病,但是,做为新兴产业,LED显示行业不应该沦为靠这一条“道”为生。因此,对于这个问题,深圳格特隆总经理王军宽和浙江英特莱销售总监王爱民认为,在价格战“横行霸道”的当下,企业不应该拼命追求产品的价格,而应该拿出更多的资金搞研发,力求在产品的品质和性能上提供更高的保证。
长治高科总经理申晓军则认为,对于价格、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厂家需要对产品的品牌做一个树立和标识,在标识上做一个明确的推广,让消费者买得放心用得安心。
相对于前面几位企业人的发言,明昌光电董事长李凡却显得云淡风轻。他直言,市场具有天生的优胜劣汰作用,要防止行业的“假货”,需要时间和市场来说话。因为,最终市场上能留下来的企业可能屈指可数,而留下的企业可能都是一些行业巨头。这个时候,品牌、品质才能最终形成,市场才能健康有序。
笔者观点
在笔者看来,质量强则国家强,质量兴则民族兴。去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了“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的改革主张;今年的两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部署“十三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时,明确提出了“建设质量强国”;3月29日,第二届中国质量奖颁奖大会上,李克强再次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大力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坚持改革创新,加强政策引导,把提升质量作为推动供给结构、需求结构升级的重要抓手。
因此,笔者认为,在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政府要强化LED显示行业的监督管理,健全质量标准。从加大优质引导力度和打击假冒伪劣力度两方面发力,营造良好的质量发展环境。
同时,着力培育质量文化和企业家精神,激励企业在处理长期质量发展和短期利益之间,把目光放得更长远。鼓励质量社会组织发展,畅通消费者质量安全诉求途径,形成人人关心质量、人人共享质量的良好氛围。
其次,站在企业的生产角度来看,LED显示屏的生产从严格的生产管理,到专业的研制、设计;从企业在元器件、材料的上选用到生产过程的严格质量控制(包括中间部件的老化处理),每个环节都影响着LED显示屏产品的质量。因此,LED显示屏生产企业要提倡工匠精神。
所谓的工匠精神指的是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工匠们对细节有很高要求,执着于把品质从99%提高到99.99%。只有在生产和制造工艺上不断提升,加强产品的质量,才能够保证LED显示屏的持续需求,具备更高的市场竞争力。
此外,在LED显示行业同质化的围堵下,LED屏企一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二要在技术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打造出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日益注重产品的高品质和高技术含量的客户需求中赢得市场。
2016,是供给侧的攻坚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新常态下,质量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不断被放大,提升质量成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乃至整个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内驱动力。笔者希望,LED屏企要清醒的认识到,产品质量是企业安身立命之本,再火爆的噱头也弥补不了劣质产品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企业应当将更多的心思花在产品研发、提升服务品质上,并根据客户反馈推出更“接地气”的产品,如此才可经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