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照明技术 » 正文

大功率与小功率LED的区别

字体变大  字体变小 发布日期:2014-06-04  浏览次数:581
核心提示:LED走向大功率是一个市场趋势,也是未来发展的主流,但目前由于技术上还未能达到我们所期望的结果,从技术角度讲,目前还不太适合用于家庭照明。
 随着LED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为适应大面积照明而研发出功率越来越大的单颗LED芯片,目前全球最前沿已经可以做到单颗LED功率为200W以上,虽然功率可以做到很大,但其性价比并不佳。下面以我们以常见的几种LED为例做一个分析。

目前业内大量使用的都是单颗0.06W功率,其亮度最大可以做到7LM,我们暂按普通的做到6LM计算,如果要让功率达到1W,我们需要用17个同样的LED,其总亮度为17*6=102LM,也就是说可以做到100LM/W,如果我们采用单颗芯片为1W的功率,其输出的亮度最高做到80LM,常用的一般在60LM左右,这是亮度上的一个主要区别,由此可见,对于家庭使用来讲,我们还是要选择小功率的LED比较合适。

从产品成本角度讲,LED驱动电源成本要高于小功率的成本,这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LED本身的造价,二是大功率的LED要加铝散热片,小功率只要用普通电路板,加上自然散热就可以达到要求。

从产品日后维护成本来看,如果我们的灯具在使用中出现故障,可以找任何一家电器修理店去更换损坏的LED,一颗0.06W的LED成本最多1元钱,加上维修费也不超过5元,如果是更换1颗1W的LEDLED成本就要8元,加上维修费用就要15元左右。而相对来讲,小功率的LED市场上随便一个电子市场都可以采购到,大功率的则不一定哪里都可以买到。
大功率

LED走向大功率是一个市场趋势,也是未来发展的主流,但目前由于技术上还未能达到我们所期望的结果,从技术角度讲,目前还不太适合用于家庭照明。

LED本身是半导体器件,所有半导体器件正常工作都有一定的温度要求,包括环境温度和工作温度。一般半导体器件正常工作的环境温度都要低于80度,当LED内部的PN结温度到达140度的时候,就会失效。正常工作时其自身的温度会通过引脚或专用底座散发出来,进而再通过连接在引脚上的电路板或铝基板向四周的空气中散发出去,以保证LED的正常工作。一般来讲单颗功率大于0.2W以上,都要采用铝基板做散热,再大功率还要增加铝壳和铝散热片。当然这与整个灯内LED的数量和密度有关,过于集中的小功率LED同样要考虑散热设计。这如同于各位身边的每一件电子产品,如:电视机、显示器、计算机主机等。不正确的散热设计会直接导致LED寿命缩短和加快光衰速度。

1.现在大部分的结温上限都能做到120度左右,目前cree的应该算是较高的,为150度。

2.灯珠热阻根据封装材料结构不同而不同,有些多芯片的高达几十,单芯片的一般都是个位数,顶多十几,当然这直接关系到结温,算是关系到LED电源光效等的重要参数了。

3.目前大部分LED灯具设计寿命都是20000~50000H,这由许多因素决定,首先IC等的寿命就限制了整灯的寿命。

4.结构布局上从散热方面来说其实就是接触热阻与导热瓶颈的问题,这涉及较多,不好列出。总的来说就是结构一体,大面积良好接触。PCB上面灯珠尽量平均分布就是了,避免热源集中。

5.驱动效率当然越高越好,布局上尽量原理最大热源,也就是LED灯珠。可采用灌胶等方式,达到散热固定绝缘的效果。

综合考虑:良好的散热设计温升最好控制在35以下。结温80以下。理论寿命50000以上。

目前的散热设计难题

1.自然散热受空间限制太大(辐射散热本身影响较小,且受空间尺寸限制)。

2.自然散热面积改善空间有限(对流散热有限)。

3.目前都采用金属部件做散热器,较小空间内热传导已经足够。(散热器温差较小,导热系数影响较小)。

4.大部分的散热设计都只能集中在灯珠选择,散热面积,界面接触热阻,辐射散热上面。几乎穷途末路。

5.目前状况,散热设计的突破点在灯具系统的散热设计,是一个实际生产制造,材料配件,结构造型与散热设计各种经验相结合的成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搜搜LED网无关。本网站对文中所包含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或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所有投稿或约稿,一经采用,即被视为完全授权,本网有权在不通知作者的情形下,在本传媒旗下平台选择调用。
【版权声明】「搜搜LED」网所刊原创内容之著作权属于「搜搜LED」网站所有,包括在标题后表明(本刊)字的均属本刊原创并已刊登杂志的文章,本着信息共享与尊重原创作者的原则,转载必须注明来源:搜搜LED网或《LED照明世界》或《LED屏显世界》,如有发现在未注明来源的情况下复制、转载或出版,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在线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LED网 | 微峰会 | 案例欣赏 | 微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北京InfoComm China 2024展会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粤ICP备09180418号

©2014搜搜LED网版权所有  >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
 
顶部微信二维码微博二维码
底部
扫描微信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
扫描微博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